本报讯(通讯员王少坤)连日来,在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内,30条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日均操作量高达550万件。近年来,廊坊正在利用当地巨大算力储备,不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推动物流产业全链条智能升级。
5月7日,在万国数据智能创新云计算数据中心,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冀电入云”服务队穿梭于配电室,为服务器集群用电“把脉问诊”。
“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人工智能、算力与电力之间的紧密依存关系。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如潮水般涌来,而算力又高度依赖于电力的稳定供应。截至目前,廊坊在运大数据项目装电总容量631.57万千伏安,报装容量222.2万千伏安。面对算力业务的快速增长态势,预计至2025年底,廊坊电网大数据负荷将较2024年增长40%。为应对这一挑战,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创新构建“规划—建设—服务—数据”四维保障体系。
在规划端,该公司将电网建设与算力产业发展深度绑定,按照“适度超前、精准匹配”原则,累计协助算力企业建成并投运16座110千伏客户自建变电站。今年3月,单月实现君晖、世纪互联、启瀚、舟宇4座数据中心自建110千伏变电站集中送电。
在建设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建成投运411项配网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712千米、配电变压器309台,全域供电可靠率达99.899%。
在服务端,组建“冀电入云”服务队,整合发展、营销、运检、调控等专业资源,从出具供电方案、审核图纸到验收送电,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帮助客户缩短建设周期。通过定期走访、运维指导、异常处置等机制,累计解决用电问题100余起,构建起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网络。
在数据端,深挖电力大数据“富矿”,立足电量视角,开展“电力看”廊坊数据中心发展情况分析,跟踪廊坊大数据中心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用能需求不断攀升情况,制定助力大数据中心发展的供电服务举措。
作为京津冀数字经济的“桥头堡”,廊坊正以澎湃算力重塑千行百业。从“算力高地”到“电力引擎”,廊坊正以双擎驱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书写“绿色希冀”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