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共开展“双盲”评审项目4102个,“双盲”评审率达到100%,节约资金12.98亿元
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的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9342个,同比增长34%
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新平台实行“1+3+9”框架
1是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门户网站
3是指交易系统、服务系统、监管系统
9是指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权益类交易功能,金融、中介超市、网上商城服务功能,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功能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闫航 侯嘉正)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4月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唐山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创新完善制度、推进平台升级、打造见证系统、强化协同监管等方式,充实丰富“双盲”评审相关配套举措,打造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唐山样板”。
“双盲”评审是指在项目招标投标期间的专家抽取环节,不显示专家任何个人信息的系统“盲抽”和专家评审环节,项目技术暗标部分不显示投标人信息的“盲评”,有效地避免了“朋友圈”“人情分”等主观评审的风险隐患。
据悉,自2023年7月14日起,唐山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项目全面实行“双盲”评审,提前完成了省达任务。
自“双盲”评审改革推行以来,全市共开展“双盲”评审项目4102个,“双盲”评审率达到100%,节约资金12.98亿元,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的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9342个,同比增长34%,切实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力。
在“双盲”评审改革中,唐山市聚焦健全完善“双盲”配套机制体系,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夯实各方主体责任、严格规范交易行为。
在全省首创服务机构“驾驶员12分”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第三方交易平台机构的现场见证管理。每12个月的评价周期内,赋予服务机构12分基础分,对其场内不良行为实施扣分评价,定期公示评价结果,既为招标人择优选择服务提供了参考,也对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现场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
唐山市还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诸多问题,结合市内14个市县电子交易子网站以及政府采购、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土地(矿业)招拍挂等行业9家交易系统入驻的客观实际,既坚持大市场开放包容的基本政策,也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具体要求,强化数据赋能,优化升级、深度整合为“1+3+9”框架的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新平台。
1是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门户网站;3是指交易系统、服务系统、监管系统;9是指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权益类交易功能,金融、中介超市、网上商城服务功能,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功能。通过数据互通、功能融合、服务共享,解决了以往的系统条框分割、数据标准不高、服务功能单一、智慧监管落后等问题,实现交易业务“一网统进”、数据规范“一网同标”、交易信息“一网通览”、交易活动“一网服务”、交易行为“一网监管”,推动交易材料“一网提取”、交易过程“一网见证”,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各类交易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易服务和技术支撑,推动交易全过程全链条有效监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唐山市将持续深化“双盲”评审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创新和完善,不断升级服务平台,加强协同监管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经济的新活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