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建卫 实习生刘翼飞)记者从4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人社系统一季度重点民生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省人社系统扎实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指标均超时序进度。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7万人,同比增加0.0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6.4%,全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我省再次被评为全国促进就业工作激励地区,张家口市获评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13.39亿元。全省发放就业补助专项资金5.14亿元,直接帮扶重点群体11.26万人次;开展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和“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一季度提供创业服务13.5万人次,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人社惠农贷、人社惠企贷421.49亿元,帮助7.1万人就业创业、1.63万家小微企业稳岗扩岗;加快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就业驿站,我省零工市场已实现县区全覆盖;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共组织招聘会1498场、发布岗位信息86.6万个。
社保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延退业务已全面实现在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平台办理。截至3月底,全省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分别参保1270.1万人、830.1万人、1160.7万人。
技能专技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一季度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4万人次,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在邯郸市成功举办;制定省属骨干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认定实施办法,开展京津冀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现场对接重点帮扶项目28项,签署合作意向协议6项;举办第十三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冀才高校行”全国巡回引才等活动,新建“河北省招才引智工作站”4家。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全省共办结欠薪案件6618件,为5.4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5.5亿元。选取石家庄市开展农民工工资维权中心拓展功能试点,建立工资月结月清排查机制;修订我省劳务派遣单位信用评价暂行办法,认定“河北省和谐劳动关系单位”139家;制定提升人社领域营商环境10条措施,推动人社服务专员走企入户提供服务。
全力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联合京津举办“京津冀协作·就业直通车”活动,与京东集团签署合作协议,2025年将依托京东家政输送至少1万名河北福嫂到京津就业。今年年初以来,新增河北福嫂等劳动力到京津就业9.1万人;举办京津冀人社协同活动月系列活动。升级完善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线上服务事项;推动落实雄安新区薪酬、社保等疏解政策,印发新区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办法。向新区下放“消防类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权限,启动新区人才目录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