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构建“三链融合”育人模式

打造精操作懂工艺善创新复合型人才

近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曹珍教授及其师生团队与河北中测计量检测有限公司合作的“三链融合”育人模式取得显著成果。双方通过“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深度融合,成功孵化两项发明专利——“稀土原料计量码垛输送装置”和“焊条计量封膜设备”,为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创新提供了新范本。

校企协同,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自2017年该校与河北中测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共建了2000平方米的检验检测实习实训基地,覆盖化工、冶金、测控等专业领域,总投资达2300万元。在此基础上,曹珍教授团队进一步深化合作,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联合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冶金工业数字化控制与智能化生产难题,推动技术研发与教学实践双向发力。

创新突破,赋能产业升级。成功孵化的“稀土原料计量码垛输送装置”专利,针对稀土原料黏性强、易架空的特性,设计多级称量、分流与扫平系统,实现高效精准计量与自动化码垛。其核心技术包括四组称量筒同步称量、振动防堵机构及智能扫平装置,显著提升稀土生产线的稳定性与效率。此专利成果已应用于河北中测的冶金检测生产线,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10%,生产效率提升15%。“焊条计量封膜设备”专利,结合全自动L型封切技术与智能计量系统,实现焊条包装的无人化操作。其创新点包括自适应封口温度控制、光电检测精准定位及废料自动回收功能,解决了传统包装劳动强度大、精度低的问题。该设备已在河北中测的电焊条生产线投入使用,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

育人实践,科教融汇培育创新人才。曹珍教授团队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形成“课程—研发—转化”一体化培养路径。稀土计量装置的研发过程中,学生参与从结构设计到调试优化的全流程,累计完成20余项子任务,并录制技术操作视频纳入教学资源库。此外,团队依托“转化坊”模式,将专利技术转化为教学案例,以此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两项专利的落地不仅推动了河北中测的技术升级,还辐射至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同时,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河北中测计量检测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人才培训,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三链融合”育人模式,双方共同培养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曹珍教授团队与河北中测的实践,彰显了职业教育在知识产权创造与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价值。通过“校企共研、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的生态闭环,职教创新正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该校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三链融合”机制,拓展校企共建的技术技能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输送“精操作、懂工艺、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赵璐璐)

2025-04-29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构建“三链融合”育人模式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1709.html 1 打造精操作懂工艺善创新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