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刘海波 王立凤)“放心吧,村里路灯全亮起来了,晚上出去敞亮得很!我每天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可充实,别惦记我们。”丰宁满族自治县黑山嘴镇厢黄旗村的孙凤兰,通过视频向远在国外的女儿分享生活日常。如今,厢黄旗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民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近年来,厢黄旗村聚焦“村庄气质美、颜值高,村民生活美、风气正”目标,将发展与治理深度融合,创新实施“村组治理网格化、环境管护精细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乡风培育长效化”举措,走出一条和美村庄建设新路径,于2022年获评“省级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
在村组治理网格化方面,该村推行“134”工作法:以党支部为核心,联动村代会、村委会、村监委会三方,设立乡村振兴、调解、道德风尚、代办四个专项小组,压实责任;全村划分为10个网格,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每条胡同设“胡同长”协助管理。同时,创新打造“道德银行+爱心超市”,村民参与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可获积分,凭积分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去年累计兑换超300人次,充分激发村民自治热情。
环境管护精细化见实效。在设施维护上,近两年新装45盏、维修90盏路灯,实现主干道路灯全覆盖;整治8处残垣断壁,利用闲置土地打造40余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在长效管理方面,与慧丰清轩公司合作清运垃圾,推行“门前三包”并由胡同长按月评分;推进“厕所革命”,以“星级评定”激励户厕维护,目前达标率超95%。
产业发展特色化成果显著。该村推广1200亩麒麟西瓜种植,由10户种植大户牵头,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80余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依托丰佳卉农业综合产业园发展果蔬暖棚与苍术种植,打造集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年接待游客预计超5000人次,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整合散户成立养殖合作社,现存栏生猪200头、牛98头、羊300只,年产值15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65万元。
乡风培育长效化营造文明新风。该村开展“树文明新风、助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包括五月“美丽庭院评比”、七月“心中有党”、十月“最美夕阳红”等主题活动;每月组织“老党员讲党史”“重阳敬老宴”等活动,评选30户典型家庭授予流动红旗。村文化活动室每周开放5天,举办广场舞、读书会等活动,1500册藏书的文化书屋借阅频繁;红白理事会规范宴席标准,为村民年均节省开支约3000元。
如今的厢黄旗村,通过“四化”建设实现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