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抱团+金融支持+科技赋能”的模式,开发杏仁粉、化妆品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之前的“向下卷价格”变成“向上做价值”,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熊睿琦 何丹丹 通讯员张铁 孙慧杰)阳春四月,涿鹿县矾山镇漫山遍野杏花竞相绽放。在矾山派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内,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杏扁开口机正在紧张工作。
“眼下,我们抓紧处理去年收储的杏扁,马上要去各地参加订货会了,今年肯定也是个好光景。”公司负责人许亮自信满满。“这里可是全国最大的杏扁加工销售集散地,全国80%的杏扁都要来咱涿鹿走一圈。”抓起一把圆润饱满、开口均匀的杏核,许亮继续补充说。
涿鹿县凭借独特的山地丘陵地貌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成为杏树生长的天然温床,是全国优质杏扁产地之一。目前,全县杏树种植面积超30万亩,优选一号、龙王帽等多个品种扎根于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表明,涿鹿杏仁所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等45项指标优于北方核桃、榛子等6种坚果,凭借卓越品质,以矾山镇为核心的杏扁产业集群顺势而起。
“我们镇是大杏扁的主产区,镇域内有生产能力500吨以上杏扁加工企业80多家,合作社4家,每年可解决农民务工2600余人,产品包括开口杏核、烘焙杏仁、杏干、杏脯、杏酒等3大类10余个品种,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并出口。”涿鹿县矾山镇党委书记朱云飞告诉记者,矾山镇就是杏扁走向全国的“中转站”,杏扁年加工能力高达4万吨,来自河北、辽宁、山东、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全国80%以上的杏扁在此汇聚、加工,而后发往全国各地。
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许亮回忆,随着市场越做越大,加工销售企业越来越多,压价、砸价等恶意竞争越来越普遍,混乱的市场导致果农利益受损。“加工销售企业承上启下,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采购商,稳住产业关键在这一环。”许亮一语指出问题关键。2023年2月,矾山镇70多家杏扁加工企业携手组建坚果商会,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合作对接市场、承接订单,还联合当地9家银行推出“杏扁贷”等24种专项信贷产品,每年发放贷款数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资金动力。“现在,商会成员已扩充至120多家,各方利益平衡得很好,农户都打算再多种些杏树。”许亮欣慰地说。前不久,坚果商会正式升级为张家口市杏产业商会,业务拓展至鲜食杏、仁用杏、杏树树苗及相关技术应用推广等领域,专业性更强了。
“下一步,我们将与高等院校深度合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抱团+金融支持+科技赋能’的模式,开发杏仁粉、化妆品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之前的‘向下卷价格’变成‘向上做价值’,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朱云飞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