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陈俊 周楠 余春生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
供销合作社,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充分用好这支力量”“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各地供销合作社牢记为农服务宗旨,扎根农业农村,深化综合改革,为“希望的田野”注入源源活力。
“握指成拳”
夯实农业生产根基
地处我国西部的重庆,山地丘陵占比九成多,耕地细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一度滞后。一个突出问题是,供需信息不对称。
如何破解?“落实总书记‘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重要指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重点。”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室副主任林先智说。
2020年牵头组建重庆智慧农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2024年8月,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整合全市160多家农资经销商、30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网约”农资、农机、农技服务。“村村旺 农服通”小程序上线8个月,累计推动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
近千公里外,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村民郭永庚弯腰拨开翠绿的秧苗:“以前育秧,看天吃饭;现在托管给供销社,心里踏实得很。”
当前,这样的服务模式正在三湘大地铺开。自2023年3月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牵头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以来,全省2000余个基层社逐步联合,构建起覆盖农业全周期的服务链条。2024年,全省供销系统承担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任务面积167万亩以上,实现每亩粮食增产56斤,助力农民每亩增收90余元。
【新闻深一度】河北打造“为农服务中心+农业经营主体”模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山西发起“农资集采集配联盟”,初步构建省市县一体化的农资服务网……各地供销社整合各方力量,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增活力添动能。
“织线成网”
畅通农村产销渠道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
“商品流通是供销社的老本行,也是优势所在。落实总书记重要要求,我们从2017年起逐步构建畅通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山东省邹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传尧说。
重庆市武隆区电商运营服务公司董事长杨廷明说,2015年,区供销社牵头成立电商运营服务公司,最初在线上设特产馆、在线下设直营点;近几年,抓住直播电商机遇,发展直播带货。
“借助供销合作社点多面广的优势,我们在武隆全区布局1个区级云仓、5个区域物流服务中心、187个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物流渠道不断织密,让产品实现‘村村通’‘日日销’。”杨廷明说,武隆直播带货土特产年销售额从2020年的2000余万元增至2024年的8000余万元。
【新闻深一度】广东加快推进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运营,江西推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统筹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各地供销社正助力“土特产”链接“大市场”。
“功能叠加”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早上8点多,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村民周碧纯推开镇供销社的玻璃门,负责人彭俨姿闻声迎上,不到5分钟,便引导老人在智能终端机上完成身份核验,拿到现金。
2022年以来,通过上级供销社和银行部门对接,青山铺镇供销合作社试点开通小额取款业务。彭俨姿说,供销社还提供贷款咨询等金融服务,“群众有需求,我们一个电话,银行工作人员就会过来为群众办理业务”;2024年底,又新增水费电费代缴业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销合作社要‘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基层供销社处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一线,我们主动与快递、通信、银行、保险等行业对接,以服务功能叠加推动基层社服务能力提升。”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周晓理说。
在山东青岛,由供销社编织的“银发守护网”正悄然覆盖城乡社区。
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自2018年起,青岛西海岸供销集团在标准化助餐服务体系基础上,创新推出“村委供场地+流动配餐车”模式,解决偏远自然村老人就餐难题。
“以助餐服务为起点,集团逐渐拓展‘机构+社区+居家’‘医疗+康复+养老’双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模式。”青鸟颐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永杰说,“目前服务当地700余个村庄、14万余名老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织密。”
【新闻深一度】江苏打造“便民+”消费场景,上海加快构建市、区两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从曾经的“背篓商店”到如今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各地供销合作社拓展服务功能,正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