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烟成群
四月的春风吹过燕赵大地,柏乡县汉牡丹园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的牡丹与芍药陆续绽放,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
汉牡丹园位于柏乡县北郝村,占地680亩,园内7株初看并不起眼的汉牡丹已静静开放2000余年,被称为“世界牡丹活化石”。现在,汉牡丹园每年接待观光游览者约30万人次,园区负责人贾树粉对每株牡丹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面对绽放的牡丹花,贾树粉回忆起了24年的创业历程。2001年,39岁的贾树粉和丈夫投资310万元开发牡丹园。那时园里除了7株汉牡丹,还有50多个品种的牡丹花。她当时估计5年内收回成本后就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没想到后来会遇到一个接一个困难。
牡丹园2002年4月20日开园,由于名气小,当年门票收入只有7万元,入不敷出。为了开展错季花培育,牡丹园购买了5000盆牡丹苗,请来山东菏泽技术人员指导,由于大雾等天气原因,这些花苗几乎全部枯死,加上其他支出,2003年赔了60多万元。
后来,牡丹园发展逐渐走上正轨,引进、培育新品种,扩大种植,先后四次流转周边村民的土地,园区面积达到了680亩,最多的时候年收入500多万元。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让牡丹园连续三年几乎没有收入,但是土地租金、花苗维护、人员工资等每年300多万元支出都不能少。
资金捉襟见肘,贾树粉抵押自己的房产,加上一部分信用贷款,总共从银行贷了1100万元,作为牡丹园的流动资金。
近年来,河北陆续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措施和政策,柏乡县也积极推动牡丹产业与观光旅游、文化创意深度结合,贾树粉的牡丹园又迎来了鲜花盛开的春天。
当前,园内的连栋大棚不仅种植着16万株观赏牡丹,还有60万株用于繁殖的花卉。汉牡丹园还设有智能温室,通过调节温湿度等参数,培育出错季牡丹,进一步延长花期。技术人员通过人为催花和控温技术,确保错季牡丹在春节期间如期绽放,成为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年宵花。
贾树粉告诉记者:“我们还策划了赏花情景剧和汉服展示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汉文化的魅力。此外,还面向学校、企业等推出‘赏花+研学’‘赏花+团建’等活动,让游客在园内赏花、品牡丹香茶、穿汉服、学汉礼,全方位提升文化体验。”
在柏乡,以牡丹为元素的工笔牡丹画、牡丹剪纸、牡丹瓷、牡丹拓片等衍生特色产品层出不穷,牡丹的多样价值正在逐步呈现。
“今后希望能引进一些有实力和经验的合作伙伴,开展更多的创新项目,推进牡丹深加工和特色文旅,让牡丹花在柏乡开得更盛、更艳、更久。”贾树粉说。
如今,汉牡丹已成为柏乡文旅融合的“金名片”。4月15日,以“汉风千年 国色芳华”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汉牡丹文化节拉开帷幕,将持续到5月10日,举办沉浸式体验、艺术展演、经贸交流等多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