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素华
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与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然而,当前在其融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融合形式单一、师资队伍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等。通过挖掘传统文化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建设等策略,可提升两者的融合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导向性、动力性的关键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资源,而且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在高校思政中的有机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部分学校已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且初步探索出一些融合路径。在课程设置上,有的学校增设了传统文化相关选修课程,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经典选读》等,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传统文化知识,给思政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
当下,许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正日益丰富多样。诸如诗词朗诵比赛、传统书法绘画展览以及民俗文化节等各类活动,皆开展得精彩纷呈。这些活动凭借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成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进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与浓厚兴趣。这种情况不仅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思政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与活力。学生得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更为深入地理解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动思政教育朝着更具文化底蕴且充满活力的方向稳步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面临不少问题。融合形式上较为单一。二者的融合常只做表面文章,思政课堂中多仅以一两个传统文化例子呈现,缺乏对传统文化背后相关思想体系、价值理念的深入挖掘。如此简单方式,难以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层次联系,协同育人功能难以发挥。
师资队伍存在突出问题。高职院校部分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足,部分因专业教育阶段传统文化学习有限,教学中不能灵活运用相关资源。同时,缺乏提升教师传统文化教学能力的有效培训体系,致使融合教学质量、效果不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接受有偏差。受全球化和现代文化冲击,部分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兴趣缺乏,更偏爱外来及流行文化,觉得传统文化陈旧、与现代脱节。这让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遇接受度低难题,阻碍融合步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梳理,从中挖掘思政元素。从儒家思想里的“仁爱”“礼义廉耻”,到道家的“道法自然”等思想理念中,提取积极向上且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如,将“仁爱”思想延伸至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友善待人理念;把“礼义廉耻”对应到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职业操守方面。基于挖掘出的这些思政元素,按照一定体系予以分类整理,构建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资源库。该资源库涵盖多种形式,有文字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能满足思政教师的备课需求,也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可以把古代经典故事、传统美德故事制作成视频短片,供师生观看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思政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思政元素时,需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例如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讲述民族精神时,选取古代岳飞精忠报国的案例予以分析,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发扬这种精神。同时,借助情景模拟让学生穿越时空扮演古代仁人志士,切身体验并领悟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开展传统文化思政教育,除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拓展空间很有必要。利用互联网与多媒体优势构建线上思政理论课平台,设置传统文化专题板块,推送文章、视频、测试等内容。同时,运用VR及AR技术,创建古代学府、文化遗址等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通过沉浸式体验理解其背景和深厚意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可组织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课程,像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研读、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等。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例如举办传统文化学术研讨班,为教师搭建深入探讨的平台,助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在提升教师素养的基础上,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也十分必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和传统文化专业人才资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共同备课、共同教学,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思政教师负责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传统文化专业人才则提供专业的文化解读和案例补充,携手打造高质量的融合课程,从而提高融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在高职校园内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感受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影响。比如建设文化长廊、诗词碑林、传统建筑风格的教学楼等,还可以在校园中设置孔子雕像以及《论语》经典语录展示牌等,使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元素。与此同时,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并将其与思政教育目标相结合,也十分重要。例如开展传统文化周、民俗文化传承活动等。在传统文化周活动中,除了展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外,还可设置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进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虽然当前在融合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发掘传统文化里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就能够达成两者的深度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源泉。这不但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还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延续其独特价值。高职院校需充分意识到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积极展开探索、勇于付诸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煜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11):43-45.
[2]糜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05):76-80+98.
[3]李瑶,沈士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4,41(04):89-92.
(作者单位: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邯郸)
编辑邮箱:abcd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