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聚焦2025全国两会

共筑学习型社会,把“充电赋能”融入日常

□芦静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而人的全面发展,往往通过知识学习来实现。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技能迭代周期不断缩短,学习已不再是某个阶段的任务,而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开课即满”“一座难求”,老年大学、青年夜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类教育资源的兴起,正是当下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生动写照。

与教育资源多元化相呼应的是数字教育环境的优化。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群众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着更高的期望。我国中小学全部接入互联网,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互联网+”新型高校,整合上线了一系列在线课程……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把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当前,作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关键环节,终身教育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但面对不同群体职业发展、兴趣培养、社交拓展等学习需求,还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技术和工具更新滞缓等问题。在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设定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广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把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贯通起来,可谓是正当其时、众望所归。

每个人都是成就自己、全面发展的主角,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创新培养机制,激发人才潜能,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学习型社会值得期待。

2025-03-1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8768.html 1 共筑学习型社会,把“充电赋能”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