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廊坊新闻

廊坊协同京津优化产业链布局

永清京联科教智慧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庞趁友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王笛 张航)初春的廊坊,生机勃发。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11周年,廊坊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正以蓬勃的产业活力和创新动能,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图书产业集聚发展

2月20日,在永清县高新区恒山南路的京联科教智慧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重型机械轰鸣作响,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钢结构搭建、焊接等工作。预计两个月内,两栋钢结构书库即可搭建完成。

“项目总投资5.18亿元,占地总面积130亩,将围绕‘产业+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地标性文化产业科教园区。”河北京联科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联集团”)董事长徐井才说。

京联集团的发展是廊坊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2017年,京联集团将总部从北京迁至廊坊市永清县。短短几年间,公司员工从几十人发展到600多人,企业规模扩大了5倍。在京联集团的带动下,100余家北京印刷装订、零售批发、图书馆配、电商销售等图书相关企业外迁至永清,形成了永清经开区、三圣口乡和别古庄镇三大图书产业片区,推动永清图书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汽车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

助力京津冀“共造一辆车”

廊坊市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积极承接北京外溢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安次区,以瑞立美联、布雷博惠联、莉萨德科斯米尔等企业为代表的14家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为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北京小米、比亚迪汽车等提供配套服务,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初具规模。

2024年11月,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迎来新节点。三地共建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同步启动建设,未来将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承载空间,实现三地“共造一辆车”。

安次区工信局副局长李拓键表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六链”之一,三地产业基础雄厚,创新活力强劲,拥有完整的整车和核心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验证体系。伴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的不断发展,核心零部件产业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协同发展再深化

廊坊绘就产业新蓝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1年来,廊坊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北京商贸物流产业疏解,头部物流企业加速聚集,商贸物流供应链、消费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聚。

除了图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廊坊还在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廊坊逐步形成以“三通一达”等为代表的快递区域总部产业集群,以国药科技等为代表的供应链物流产业集群,以河北天环现代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以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等为代表的环京津商贸产业集散中心。

未来,廊坊市将继续深化与京津的产业协同,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3-05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8459.html 1 廊坊协同京津优化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