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于仕越 李梦颖 周亚彬 刘尚杰 任英飒
“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落实?”
“我们有很多家长资源,怎么才能让这些资源发挥作用?”
……
2月22日,在保定中学的会议室里,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正在和老师们一起研讨如何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更好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作准备。
保定中学教育集团包括百年名校、新建重点校,涵盖12年学段的教育。作为一名工作了近42年的教育工作者,王淑英越来越发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家长、老师、社会能否有效沟通、共同教育密不可分。
去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这也为王淑英指明了工作方向。
“以前大家认为,家校共育就是开个家长会,其实现在有很多创新的形式,方法形式创新了,家校协同才会有活力。”
比如在保定中学,膳食委员会的成立就很好地促进了家校共育。家长亲自参与学校每日菜谱的制定、操作、定价、监督。在参与的过程中,家长就会对孩子在校的饮食更加放心,也让家校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与此同时,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学校还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下设“大思政”“大健康”“微智力”等多个工作委员会,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将家长纳入不同的小组,让所有家长都成为班级联合的重要成员,让班级发展大有可为。
为了将家校社协同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过去一年,王淑英一直奔走在整合资源、多向联合的路上。她邀请六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保定中学教育集团成立教联体;协同公安机关开展预防校园欺凌调查;成立京保集团科学教育协会。在保定中学,一场关于成长的多向奔赴正在悄然进行着。
去年,王淑英对社区的473名学生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方面的调查问卷,其中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方面需要科学的指导。基于此,她提出了一份校家社村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行动方案。
“建立社区议事平台,打造百姓‘和事站’,通过社区家长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良好和谐的育人生态环境。”王淑英还建议,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AI+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建立家长课堂、家庭教育个性化咨询平台,及时帮助家长解决困惑和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