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工商联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扩大宣传、加强交流、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工作质效
一年来,邢台市工商联围绕“两个健康”目标,立足邢台市情,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深入推进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工商联事业新局面,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工商联智慧和力量。
宣传推介邢台扩影响。发挥优势扩大宣传。邢台工商联推动由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开展的“金融机构走进汽车经销商系列活动”首站走进蓝池集团,6家金融机构总部及省市分行分公司代表到邢考察。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组织开展系列“助力太行泉城 工商联在行动”,分别组织各直属商会会长、秘书长30余人走进邢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参观了解邢台市特色产业集群展馆等;走进邢州古城,实地了解邢台老街历史文化、业态设置等,引导商会履职尽责。宣传推介产业产品。组织部分商协会、企业家代表参加了第二届河北邢台国际汽车配件及后市场博览会暨外贸工厂展。组织举办了“华为中国行·邢台市沙河站”暨2024自主创新展车和闭门会,促进制造业企业与华为等优秀企业交流合作。
服务企业发展求实效。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利用“数字工商联”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累计注册企业16713家,5892家企业通过平台贷款37.87亿元。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参加河北省法律服务培训班,开展“检察护企”活动,承办河北省“法惠冀商·助企发展”法治民企巡回示范宣讲,设立涉企行政复议市工商联服务点,与市中院、商务局联合建立破产资产盘活与招商引资对接合作机制,开展“同心助企十佳法律案例”评选活动等。围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司法局建立入企扫码制度。搭建政策解读平台。举办《政润企心》惠企政策解读直播3期,共有近15万人在线观看。
助力招商引资增动能。着力发挥商会优势,依托“异地邢台商会联络动员工作机制”,促进交流合作。一是主动外出招商对接。先后“走出去”学习考察18批次、110余人。探索全国邢商组织联谊交流机制,已成立大湾区、京津冀鲁等重点区域联盟。二是邀请到邢考察交流。首次邀请22名邢台异地商会负责人列席市两会,聚焦“工业立市、文化兴市”主题,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系列活动,推动招商合作;异地邢台商会服务本地市县招商引资43批次、381人,促成异地商会签订项目20个,协议投资总额55亿多元。三是搭建“借船出海”平台。利用中非民间商会资源优势,邀请商会领导及企业到邢考察。搭建日韩区域合作渠道,推动成立韩国河北总商会,并设立邢台总商会韩国办事处。搭建中马及东南亚区域合作渠道,与钦州港片区制度创新局与服务中心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邀请马来西亚客商到邢考察,该中心已促成跨境贸易投资项目3个。搭建中亚区域合作渠道,帮助本地企业了解中亚市场。四是发挥本地商会和企业优势作用。发挥本地商会及执常委企业联络优势,推动参与招商引资。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团体会员)参与招商14家,邀请客商到邢考察54批、640人次,达成合作协议30个。全市工商联系统执委企业参与招商引资19家,项目投资总额16.78亿元,已落实投资4.93亿元。助力邢台实施技改投资龙年倍增行动,引导商会及重点企业加强对外交流、增资扩产。全市工商联系统执委企业增资扩产企业74家,增资扩产项目96个,拟投资233.79亿元,已落实投资167.81亿元。
创新工作举措育亮点。探索创新专委会工作模式。成立工商联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专委会,推动行业企业资源互享、协同合作。成立电商与会展服务专委会,利用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与会展服务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互补融通。加强宣教矩阵建设。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着力打造“一十百千万”品牌,推动工商联系统举办各类宣教活动300余场次,涉及企业2000余家,营造服务企业发展浓厚氛围。举办《政润企心》线上政策解读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工商联系统2024年实践创新成果”,全省地级市唯一获此殊荣。启动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青蓝邢动”。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信局、共青团市委印发《邢台市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青蓝邢动”工作机制》,加强“创二代”教育引导。
助力乡村振兴展作为。截至目前,全市参与企业实施兴村项目6763个。其中,实施产业投资项目3820个,实际到位资金264.5亿元。着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树一批优秀品牌项目表彰宣传,挖掘收集市级“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114个,举办了示范项目观摩推进会。金沙河集团红薯岭项目被全国工商联评为“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着力发挥金融赋能优势,推动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7.98亿元。
(孙兴兴 吴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