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衡水新闻

冀州区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感

在“人才夜市”上,求职者“逛街”选岗。资料图

冀州区一公司数字化车间一角。

本报讯(通讯员辛培 杨学佳)新建规范化零工超市10家,城镇就业和再就业新增5000人以上;更新义务教育教学仪器设施,集团化办学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压采地下水720万立方米,开展水系连通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近年来,冀州区始终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政府的“心头大事”,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兜牢民生底线,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冀州区坚持完善体系、兜牢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招聘会等措施,奋力开创高质量就业新局面。同时,他们积极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工作,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补贴标准,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和残疾人提供了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服务,绘就了一幅幅更充分、更温馨的民生保障画卷。

推进民生服务,绘就城市“幸福底色”。冀州区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集团化办学、“区管校聘”等改革,建设了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心并争创全国试点,并更新了义务教育教学仪器设施,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该区深入推进京衡名片工程3.0版,加强与京津医疗机构的合作,提升市六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建设旗舰国医堂,争创省级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试点。在文体惠民方面,冀州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省皮划艇轮训基地、匹克球场等,助力办好衡水湖马拉松赛,并全面完善体育健身设施,让群众“近”享健康生活。

深化治理模式,构筑美好生活“幸福圈”。冀州区深耕“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新路径,拓展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功能,让五级网格员化身群众“贴心人”,迅速响应民生需求;探索“基础服务+自治”模式,“五民群众工作法”“社区合伙人”机制的实施,推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该区完善水系治理与生态保护,推进水系连通与农田水利建设,灌溉地表水覆盖率跃升至85%以上,大力推动衡水湖生态保护再升级,补水5000万立方米,使碧波荡漾,生态之美尽收眼底。此外,冀州区以绿色转型为引擎,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革新,培育绿色工厂与清洁生产企业5家,降低万元GDP能耗,精心构筑美丽宜居的“生活圈”。

2025-02-1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6963.html 1 冀州区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