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史博佳 通讯员王芳 李建朝 张卫军 张冬)2024年,保定全市净菜生产加工总量589.6万吨,净菜进京总量217.3万吨,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保定净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抓基地 严标准
聚力打造放心“菜篮子”
近日,在阜平县天生桥镇食用菌产业核心区里,一排排菌棒在温室大棚里整齐排列。菇农们忙着采摘新鲜的香菇,准备出售给北京的批发商。该核心区占地700亩,年产香菇3100吨,约有2000吨香菇销往北京。
据了解,依托环京地理优势,保定市共培育净菜进京生产基地和骨干企业86家,建设环京蔬菜生产基地14家,培育“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10家。
抓良种 提品质
推动科技赋能“菜园子”
在推动净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保定市紧紧抓住良种培育与品质提升这一关键,全力推动科技赋能。
在推动良种良法广泛应用方面,保定市充分发挥“博士农场”和农业创新驿站作用。152家“博士农场”培育引进823个新品种,推广167项先进适用技术,申请专利153个,带动经营主体5232家;100家农业创新驿站累计引进521项新品种、新技术,带动近15万户农户。同时,为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993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技部门选派1104名乡村振兴技术指导员下沉一线,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000余个,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1.1万余人次。
在生产方面,保定大力推进绿色投入、绿色技术、绿色模式,保障净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示范推广海藻提取物抗逆增产生物肥料试验100亩,推广高科技转光膜试验示范棚室5座,示范推广口感型番茄绿色高质量生产技术,初步建成样板棚室6个。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提升产品品质。截至目前,环京蔬菜生产基地和“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中,9个基地的37个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抓配套 畅销路
丰富北京市民“菜盘子”
为了让菜品“从市场到餐桌”更高效,首衡高碑店市场开拓培育了数百条物流线路,通过首衡集配等渠道,全面覆盖北京各个二级批发市场和冷库中心。每天,数千吨净菜通过这里的一站式快捷冷链运输,一小时内就可以到达北京的商超、社区。
目前,保定市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冷藏保鲜、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引导4家净菜企业加快12个冷链项目智慧化转型,提升企业在京统仓共配能力。
在销售平台搭建上,保定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高校食品原材料联合采购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保定净菜”进京工作实现新突破;积极搭建3家企业与北京学校基地直供平台对接渠道,指导首衡集团高频对接北京新发地及其分销渠道,促进产销深度融合。
为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保定市强化品牌打造,成立保定净菜协会,研究制定“保定净菜”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和协同。此外,保定市全年先后组织143家企业在北京开展17次净菜宣传推介活动,签订供销合同4700余万元。8家企业与北京高校和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意向采购签约金额达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