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围场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
16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高达30.9亿元
2025年,围场经济开发区共谋划重点项目20个 计划总投资42.36亿元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祁鑫 通讯员王东岭 杨瑞玲)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全产业链不断形成,一个个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围场经济开发区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坚持资源配置立足产业链、产业布局瞄准产业链、招商引资围绕产业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园区企业纷纷在“链”上发力,向“新”前行,释放发展新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恰似超强磁石,吸引着众多优质项目慕名而来,落地生根。走进位于围场经济开发区内的围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在德德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熟练地操作着。德德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立足于围场丰富的畜牧资源,秉承绿色环保的经营理念,形成了一条从牧场到餐桌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条,并通过牛羊副食品深加工项目,构建以牛羊肉产业引领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将企业打造成京津冀地区让百姓放心的“中央厨房”。公司建立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通过精湛的加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时俱进的产品创新,形成牛肉预加工产品系列、心肺预加工产品系列、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系列、休闲熟制品深加工产品系列、宠物食品深加工系列产品等五大系列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和销售团队,将产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同时,拓宽周边养殖户销售途径,带动就业100余人。
作为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2024年,围场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16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高达30.9亿元,涵盖了多个关键产业领域。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绿色通道”等举措,大幅缩短了建设工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派驻专班全程服务,协调解决基础设施保障、授信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围场经济开发区创新推行 “一链一图、一链一策”产业培育和项目招引工作模式,高标准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建立储备包装项目库。积极赴京招商,走访北京市物流商会,积极对接京津等一线城市,并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举办主题招商活动,赴成都、廊坊、厦门、南宁等地参加廊洽会、厦洽会、东盟博览会等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勃勃生机,腰站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新鼎玄武岩纤维高科技产业项目”成功孵化,在科技创新与创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斩获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北赛区暨第十二届河北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和西北工业大学第二届“华秦杯”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荣获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2025年,围场经济开发区共谋划重点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42.36亿元。开发区将全力破解制约项目落地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土地、盘活闲置资源等方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强化土地保障;在资金保障方面,用好中央预算资金和专项债券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在设施保障方面,完善路网、管网、电力、热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在机制保障方面,落实信息更新常态化机制,为招商部门建立需求清单、目标台账,打好坚实基础的同时将“向内挖潜”落到实处。深入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进一步梳理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工贸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树状图,不断延长储能、食品医药、新材料、林木产品加工、现代农业食品五大产业链招商图谱。全力以赴推进国投盛世等非金属新材料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达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使四合永新材料产业园真正成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新高地。完善“全链”服务管理体系。围绕企业入驻、建设、投产各环节,建立健全企业准入核实机制、建设项目推进机制、走访调研机制、金融服务机制、政策宣传机制、堡垒示范(企业联盟)机制、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企业家接待日机制等15个机制,不断落实“为企无极限,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