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红书的“早C晚A”(早上Chinese 晚上American)让人津津乐道,国内某音也宣布开放国际IP注册,平台经济概念快速蹿红。
2025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31年。这些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在这一时期,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的产业组织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崛起,影响力与日俱增,平台化成为数字时代最突出的商业变革之一,平台经济也成为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策加持 大有可为
近段时间,政策层面对于平台经济也是暖风频吹。2024年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统筹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强化平台经济领域数据要素供给,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跨境流动,增强平台经济领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自2019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先后4次研究部署平台经济相关工作。从此次国常会的部署来看,对平台经济的认识和定位进一步提高。”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数字经济处处长马潮江表示,此次国常会指出“发展平台经济事关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事关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从全局高度认识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强调两个“事关”,并明确“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平台经济在当前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崛起,规模持续扩大。消费互联网平台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340余家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服务超45万家企业。
中国信通院近期发布的《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年)》显示,2023年,头部平台企业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平台企业总营收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由降转升。总净利润达3854.4亿元,同比增长42.4%,增速较上年增长22.8个百分点。
2003年,淘宝网在浙江杭州上线,拉开杭州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序幕。20多年来,杭州不断优化平台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支持政策,逐渐从网络交易平台的“一枝独秀”,发展成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数字文旅、生活服务等各类平台企业的“百花齐放”。日前,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杭州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全国首个《平台经济新业态市场监管领域合规指引》,于2024年12月31日起正式施行。
在河北,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特有作用,省市场监管局与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共同签署《助力电商企业发展和政企联动合作长效机制备忘录》,在石家庄、唐山、廊坊、邢台4个城市开展先行试点,从平台内经营者合规治理、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直播电商合作、执法案件协查、投诉举报共治、日常工作运行7个方面,助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在上海,市商务委等多部门印发的《上海市推动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上海直播电商零售额力争达到6000亿元,形成10个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直播平台,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国内有影响力的MCN机构;
在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做强头部企业,加强要素保障,强化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支持、营商环境、创新激励、数据治理、人才培养到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为平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指导。
数智发展 跨界经营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平台经济将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的服务。技术创新将推动平台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变革,为平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智能技术变革显著提升平台成长速度,平台成长周期不断缩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升级,基于技术支撑构建的大型平台的成长周期不断缩短。
据统计,网易、携程等我国早期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从起步到市值/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用了超过10年的时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花了7至9年时间。而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大型平台的成长周期则普遍在6年以下,甚至仅需2至3年。用户增速不断加快。智能技术在提高生产力、缩短企业成长周期的同时,也带动用户增长速度随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此外,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加速,平台数据价值不断释放。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性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产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在文旅领域,黄山景区是全国首个“全程AI伴游景区”,依托支付宝AI出游解决方案所创建的“黄山景区智能体-黄小松”,给到游客从出行前的天气提醒、穿衣建议,到景区内的智能讲解,再到离开后的美食推荐等全方位服务。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视觉感知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突破,其应用场景和领域将进一步扩展,对各行业的颠覆和重塑将会继续上演。
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例,它们可以利用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用户需求,精准推送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和市场份额。一方面,平台基于业务的同质性或相似性,不断尝试在横向领域跨界经营。例如,美团逐渐将业务拓展至与配送服务相似度较高的“美团跑腿”“美团买菜”等速递业务。另一方面,平台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不断介入上下游产业,在纵向领域实施跨界经营。例如,京东逐渐介入到供应链中的采购、运输、仓储、金融等电商上下游领域。从国内平台跨界运营的效果看,2024年前三季度,阿里、京东、腾讯、抖音、美团、携程等主要平台的跨界业务收入增速在30%—150%之间,普遍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0%左右的增速。
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行业投资金额达30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4%,其中90%以上投资发生在平台领域。同时,各大平台普遍尝试借助大模型向用户提供服务。例如,腾讯云平台接入多个主流模型,为金融、文旅、传媒等10大行业提供大模型解决方案;阿里则推出8大产品模型,涉及医疗、法律、文案等8个应用场景。各场景应用升级又进一步激发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需求。2024年上半年,国内平台新增使用各类大模型约150个,同比增长超70%,并广泛赋能各类生产生活场景。比如,“携程问道”大模型被应用于携程App的搜索和客服场景。经携程内部测算,基于大模型上线的行程口碑榜将用户一次出行的决策时长从9小时缩短至6.6小时;华为的智慧医疗平台在接入大模型后,可对影像检查的拍片质量进行智能识别和评分,AI质控的准确率达98%,显著提高了诊疗效率。
经济引擎 规范发展
1月7日至2月5日,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指导举办“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这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场全国性网络促消费活动,旨在满足群众节日消费需求、传播春节传统文化、推动电商合作互利共赢。
各地线上年货消费同样精彩纷呈。
日常带货场、达人直播场、品牌直播场……“潮购津门,乐呵过年”第二届天津电商节年货节主题系列活动延续至1月22日。活动发起方津云海河MCN电商事业部内容负责人王子洁介绍,年货节期间,直播间将在线上为消费者奉上丰富的商品选择、优惠促销和互动活动,各类年货商品让消费者一站式购齐。
实惠的羽绒服、精致的母婴用品、充满年味的特色礼盒……1月18日下午,走进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M511光影汇商业中心,12个直播间火热开播,主播们热情地向线上观众推介着众多“西湖好物”。当天下午,西湖区平台经济选品(直播)中心暨“西湖好物”线上年货节于现场正式启幕。活动现场,共有8家西湖区直播公司通过现场直播、精选产品、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市民们展现“西湖好物”的风采。
日前,《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年)》报告指出,平台企业在国际化、产业互联网转型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推动经济复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作为数字经济的一种创新模式,平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不仅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型、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社会福利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4年末,国内超百亿美元市值的平台达23家,总规模超1.8万亿美元,覆盖餐饮、出行、医疗、教育、娱乐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平台经济与传统企业的融合态势持续升温,正加速驱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回落,但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带动下,全球平台经济价值规模逆势反弹,给重振全球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截至2023年底,全球市场价值超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共59家,价值规模共计1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2.0%。其中,5家头部平台企业市值同比增长73.6%,对全球平台经济市值规模增长的贡献率达102%,在全球平台经济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平台经济利用巨大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以及跨领域、上下游生态系统黏性,易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同时也要看到,平台企业拥有海量用户和数据、涉及众多领域、连接海量主体,易出现借助市场优势地位侵害消费者和平台从业者利益等问题。比如,大数据“杀熟”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统筹指导,尤为重要。
1月20日,淘宝天猫集中公布2025年12项惠商举措,以降低商家成本负担,帮助商家创造生意增量,全面提升商家营商环境。据悉,围绕优化平台规则、强化惠商政策、深化诚信体系三大方面,淘宝天猫提供多样举措,保护商家权益、治理“羊毛党”,推动商家、消费者、平台三方共赢,助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平台经济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规范、活力和秩序,不断健全平台经济治理机制,相继修订反垄断法、发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出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政策举措,对推动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常会指出,“增强平台经济领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对此,马潮江表示,较长时间内,平台经济作为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是具有高成长性的宏观经济增量。“增强平台经济领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意味着平台经济在国家宏观政策领域的重要性提高,既是关键增量也是重要存量,平台经济服务宏观经济的紧密性、一致性政策需求值得期待。
另外,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相适应的监管方式紧密相关。马潮江表示,从2019年开始,我国按照包容审慎要求,不断创新平台经济监管模式,经历了包容审慎、规范治理到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过程。本次国常会再次从市场秩序、监管制度、平台企业等角度强调规范发展,并单独提到劳动者、消费者、平台企业用工等,就是要完善多元化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鼓励更加开放、有序、公平的竞争,切实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平台经济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和谐发展,促进各方主体互利共赢。
(本报综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中国邮电报、中国信息报、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