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韩志红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金宗明)从日前召开的滦南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滦南县将聚力“五大片区”建设,打好扩大有效需求、改革创新开放、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五大攻坚战”,加快“闯出现代化、振兴新滦南”,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聚力“五大片区”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滦南县将“五大片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承载地,科学规划、政策引领、重点推进。着眼打造矿业循环产业示范区,加快马城片区延链补链。着眼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服务雄安新区的新高地,加快嘴东片区产业聚集。着眼打造绿色化工专属区,加快高尚堡片区攻坚突破。着眼打造现代智慧物流公路港,加快东部片区盘活利用。着眼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加快城市片区承载能力和品质内涵“双提升”。
聚力扩大有效需求攻坚,夯实经济持续向好的根基。扩大有效投资,建立在建项目、前期项目、储备项目“三个清单”,抓好开工、建设、投产“三个环节”,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经济增量。激发消费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落实“两新”政策,培育优质商圈、特色街区,稳定扩大传统消费,突出抓好文旅融合。拓展优势外贸,培育壮大外贸企业,扩大钢铁、钢锹、手套等优势产品出口;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增强对外贸易新动能;紧盯外资项目和外资企业再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
聚力改革创新开放攻坚,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把改革创新开放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工作方法抓在手上,唱好改革“重头戏”,承接好省市改革任务,推动239项改革事项落地,推出一批“小切口”改革措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创新“策源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型企业成长率和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滦南转化率。做好开放“大文章”,让市场各类主体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聚力乡村全面振兴攻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产业思维抓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巩固奶牛、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全省前列地位,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净菜生产端、销售端双向发力,做大环京蔬菜生产基地,让“滦南净菜”成为“北京好菜”。成方连片建乡村,深化实施“十百千”工程,培育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和聚集区。多措并举促增收,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攻坚,打造高品质生活、高质量生态。强化就业优先,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抓好公共服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深化职普融通改革,持续推进健康滦南行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兜牢民生底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大力织密“一老一小”保障网,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推进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打造“无废城市”,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全民新风尚。
聚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好防范风险“先手棋”,守好公共安全“责任田”,织密社会治理“防护网”,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