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唐山新闻

唐山市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873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9192元

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学生在操场上玩耍。常子墨 摄

唐山市大力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将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重残群众9283人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相应社会救助,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闫航 侯嘉正 冯喆)从日前召开的唐山市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唐山市民政局坚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民生工程,持续扩大低收入人口保障范围,将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重残群众9283人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相应社会救助,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精准识别认定,下好扩大低收入人口“先手棋”。集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防止出现困难群众“应保未保”“应退未退”问题。全市新增城乡低保对象5887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369人,退出城乡低保对象6951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287人,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好基本生活保障“组合拳”。用足用活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将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2023年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73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2023年每人每年81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9192元,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保持城乡低保标准位于全省前列,城乡低保补差发放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发动社会力量,用好困难群众救助“助推器”。指导市县两级社会救助基金会聚焦特殊群体,联合开展“情系困难群众春节送温暖”等专项救助活动,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130人,发放救助金189.65万元。

积极开拓创新,弹好救助事业发展“协奏曲”。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数字监督工作,动态掌握社会救助对象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防范化解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加大部门间数据共享力度,及时与教育、人社、住建、卫健、医保等部门进行数据信息比对,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作用,依托省级低收入人口预警监测平台,对1.38万名困难群众开展走访,将其中1.06万人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依托市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与医保、卫健、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开展数据共享,市级汇总预警人员8.28万人,全部推送县区开展预警监测。

回应群众关切,搭好社会救助服务“连心桥”。为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作用,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应、受助及时”,在全市范围开展“救在你身边 永不中断的热线”主题党日活动,第一时间回应困难群众诉求,群众反映困难问题均得到有效化解、妥善处置。

建立长效机制,打好社会救助管理“预防针”。联合唐山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落实。

2025-01-23 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873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9192元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6207.html 1 唐山市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