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沧州新闻

建设“双遗之城” 培育“文旅名片”

沧州打造文旅爆点激发消费潜能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崔上 董肖飞 通讯员陆雅男 孙欣宇 刘舰)洼淀连绵,芦花摇曳……冬日的南大港湿地,金黄的芦海和湛蓝的水面相映成画,美不胜收。

去年7月,沧州南大港湿地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加上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沧州成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双世界遗产”城市。

近年来,沧州市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文旅产品提质升级,健全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旅消费,推动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目前,沧州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33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6个,省级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4个。

沧州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提升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打造文旅热点爆点,激发文旅消费需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化‘文化流量’为‘发展增量’。”提到打造文旅爆点,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庆元向记者介绍,去年“五一”假期,沧州跻身全国最受游客追捧的20个小众旅游城市第6名;去年国庆假期,沧州以“首届中国大运河旅游欢乐季暨秋游河北启动仪式”为引领,共举办35场非遗展示展演展销活动,现场参与人数达32万人,全市旅游接待335.1万人次,同比增长21.57%,旅游总消费26.16亿元,同比增长15.61%,京津游客39.43万人次,占比11.77%。

“现在沧州景好、活动多,我身边以前喜欢旅游过年的朋友,今年很多都选择了留在沧州过年了。”提到沧州文旅的变化,吕庆元侃侃而谈,“还有很多外地的朋友,通过网络了解到沧州的旅游资源,点名过年要来沧州,看看大运河畔的新春灯会,逛一逛南川老街,打卡一下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新春庙会,尝一尝火锅鸡、羊肠子等特色美食。”

细节决定成败。在沧州文旅品牌塑造上,沧州市坚持一盘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从社会治安、市场秩序、交通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培育“沧州文旅”名片,让游客感受沧州“温度”。同时,结合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提升市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宣传。

从“瀛州寻古·渤海听潮”到“千年杂技梦·百里运河图”,沧州一直在追梦,力争让更多的“养在深闺无人识”变成“新晋网红打卡地”,让更多的“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够“回眸一笑百媚生”,努力将1.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散落的珍珠,编织成一串串全域旅游的精美项链,成为更多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2025-01-23 建设“双遗之城” 培育“文旅名片”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6194.html 1 沧州打造文旅爆点激发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