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政

首个非遗版春节氛围感“拉满”

□芦静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的“年味儿”格外受关注。

挂花灯、备年货、赶春运……眼下,各地“烟火气”升腾,春节“气氛组”上线。

在北京,红灯笼高高挂起,处处张灯结彩;在河南鹤壁浚县,以“春节、年味、民俗”为主线的系列特色活动陆续开启;在湖北孝感和河北高碑店,一场连接南北特色农产品的年货大集燃情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往年,今年春节氛围多了一些“新”味道。

春运路上,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备年货时,除了传统年货,具有观赏价值、承载美好寓意的年宵花,成为不少家庭年货清单上的新宠;在年夜饭预定方面,随着年夜饭堂食预订渐近尾声,自提外带、预制菜礼盒等新式“团圆宴”模式顺势接档,成为市民的消费宠儿……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虽然人们打开春节的方式在变,但“年味儿”同样十足。“新花样”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大家对多彩生活的崇尚与追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年味儿”是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年俗项目正在改变与创新。变桃符为春联,变压岁钱为电子红包,变见面拜年为线上过年,这些新变化不仅增添了别样“年味儿”,也是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的体现。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成功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传来,不仅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下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也意味着春节文化将融入更多现代、异域审美元素,惠及更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众。

春节象征着共庆团圆,标志着辞旧迎新。“拉满”氛围感,“上新”花样,首个非遗版春节正在向我们走来。

2025-01-23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6185.html 1 首个非遗版春节氛围感“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