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朋朋 实习生 李子文 邓雨欣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7526.9亿元比上年增长5.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5元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5元……1月22日,河北省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
河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表示,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出经济持续向好、政策持续显效、质量持续提升的特点。
特点一:经济持续向好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最大拉动力
“从地区生产总值走势看,呈现‘前高、中稳、后升’的态势。一季度增长5.6%,实现良好开局,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保持5%的稳定增速,全年回升至5.4%,回升向好态势明显。”周国华说。
综观三次产业,呈现“一产稳、二产快、三产贡献大”的特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超过700亿斤。第二产业增加值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产业成为河北经济增长的最大拉动力,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9%,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12.3个百分点。
特点二:政策持续显效
设备购置投资快速增长,汽车、家电类商品热销
“两新”“两重”政策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先说“两新”。“两新”是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在周国华看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河北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细化举措,推动系列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了经济回升。
从投资具体指标来看,2024年全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0.4%,比全部投资增速快13.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5%。可以说,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中,设备购置投资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消费领域,汽车、家电类商品热销是一大“景观”。汽车、房间空气调节器等“以旧换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0%、7.5%,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4.7%和24.9%。
“家电、汽车等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对整体消费回升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周国华指出。
再说“两重”。“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2024年,河北扎实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京津冀1053个事项“跨省通办”,社保卡实现交通、旅游等5个场景“一卡通”,协同发展的带动效应加速显现。
雄安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快于全省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首批疏解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河北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221.9亿元,居全国首位。在增发国债项目和横昔高速、雄忻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力推动下,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1%,比上年增速加快10.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8.1个百分点。
特点三:质量持续提升
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2024年,河北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向“绿”而行,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全省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持续巩固,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总量居全国前列。
另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向“新”求变,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汇聚起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加快6.2个百分点,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1.5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2倍。在装备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9.6%,汽车制造业增长15.5%,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43.3和3.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