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赋憬 魏弘毅 汪子旭
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凸显内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困难挑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战略主动的长久之策。
新年伊始,各地各部门瞄准全方位扩大内需持续发力,内需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不断增强,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坚实支撑。
开年市场热起来火起来了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各地紧抓消费黄金期,落实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力提振消费”部署,促消费“火力全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新年装饰营造喜庆氛围。在这里举办的老字号嘉年华活动中,诸多老字号推出新年礼盒,让市民游客体验国货新品。
按照中央部署,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档”,为春节消费“添把火”。
去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真金白银的补贴,点燃消费者换购热情。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支持力度,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今年继续实施,政策受益面将不断扩大。
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离不开供给端的不断创新与优化。
冰雪热、文旅火、餐饮旺……大江南北消费亮点频现的背后,是市场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的努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明方向——“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北京围绕首发经济加大引进优质品牌企业入驻力度;云南昆明不断完善旅居养老配套设施,为康养群体提供一条龙服务;海南三亚将在春节期间推出大型演艺、体育赛事,以“演艺热”开辟文旅产业新赛道……
多地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消费市场活力与日俱增。
“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蓬勃发展的各类消费场景,消费市场容量大、梯次多、有纵深,扩容提质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下一步要推动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结合,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开年大项目建设火热进场
开年即开工,多地铆足干劲掀起开工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提高投资效益”,明确“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去年以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成为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加快完善沿江铁路网络体系,支持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支持东北粮食主产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下达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1465个重大项目已基本全部开工,一批跨区域、跨流域重大标志性工程加速推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两重”项目建设正加力推进。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提前下达,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159亿元支持121个项目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投资,短期是需求,中长期是供给。记者观察到,各地开年项目清单里,“新”意满满、暖意十足。
着眼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领域,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不断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优质供给。
民间投资是提升投资质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面对民间投资增长承压,开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连续出台支持举措,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去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有力拉动投资增长、促进产业发展。今年,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要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河南加快储备一批拟向民间资本推介的优质项目、安徽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综合施策持续扩大内需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持续扩大内需空间广阔。
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足,客观制约着国内市场潜力的释放。就业增收,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00余个,吸纳务工就业332万人次;2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共90.5亿元也已提前下达,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000余个。
进一步加大对欠薪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着力防范行业性、区域性、规模性失业风险……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加强就业保障。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透露,今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比如,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
积蓄后劲,需要持续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首次对涉企行政检查作出系统全面规范,传递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信号。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对外发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实施,预计2025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达到3000亿元;多地宣布商品房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强大国内市场空间不断拓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随着各方齐心协力推动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国内需求将焕发更大活力,更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