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沧州新闻

强化工业固废管理 推进农业源固废循环利用 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沧州建设“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省级绿色工厂8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

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910个、储存站25个,建设完成5个绿色防控示范区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

本报讯(通讯员刘舰)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促进农业源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沧州市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各领域协同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910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

沧州市紧紧围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方位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在工业领域,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围绕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耗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和园区化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省级绿色工厂8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在农业领域,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源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910个、储存站25个,建设完成5个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2024年以来,集中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240.12吨,回收率达到82.14%。在建筑领域,落实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出台《沧州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规范建筑垃圾过程管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在生活领域,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稳步推动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城市建成区建设运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9个,城市餐厨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密闭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广绿色包装,防范快递过度包装,沧州任丘中通快递公司研发的专利产品成功入选国家邮政局公布的“邮政业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模式名录库”;在危险废物领域,修订印发《沧州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指南》,推动一批项目取得经营资质,填补沧州市危险废物利用空白。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定期组织企业及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推进危险废物环境隐患排查整治,筑牢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底线。

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高度重视“无废城市”项目建设工作,在统筹推进全市26个配套项目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超长期国债、地方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资金支持,进一步谋划实施产业项目,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同步发展。发挥企业主体力量,引导各单位积极主动申报“无废细胞”,目前沧州市3个园区列入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名单、82家工厂列入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建设名单、1家商贸企业列入“绿色商场”建设名单、430个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

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从人民群众生活领域入手,持续普及“无废”理念,引领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探索创建多场景“无废”模式,带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沧州市生态环境局全面开展“无废小区”“无废机关”等“无废细胞”的创建,提倡节约用水用电,鼓励低碳出行;反对餐饮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推动绿色快递,减少过度包装;加大绿色产品认证的宣传推广,引导和培养公众的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依托“六五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以“无废城市”建设为主题,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无废城市”建设及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等方面知识。开展“沧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科普”系列宣传,通过各县(市、区)各相关单位网站、公众号进行发布,已连续发布11期;同时,组织网络知识有奖竞答、户外实践等活动10余场。引导公众通过参与循环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等互动体验,增强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提高“无废城市”建设知晓率。

2024-12-26 强化工业固废管理 推进农业源固废循环利用 健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4533.html 1 沧州建设“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