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强度3.13%
14家企业获评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
吨钢碳排放较峰值累计降低13%
本报讯(记者刘朋朋)今年以来,省国资委深化国企改革、实施创新驱动、聚焦绿色低碳,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投入强度3.13%,位居全国第一方阵。14家企业获评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吨钢碳排放较峰值累计降低13%。
省国资委一级巡视员周革非介绍,2024年,全省国资国企实现“一个首次、两个覆盖”,即首次编制社会责任蓝皮书,监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控股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全覆盖。
改革向纵深推进,整合重组提速提质。在港口、水利、粮食、投资、建筑、物流等领域,省国资委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整合重组,涉及企业资产规模4946亿元,占监管企业资产总规模的22.8%,打造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提质改革示范工程,19家企业入选“科改行动”“双百行动”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在国家年度评估中实现标杆企业零的突破,优秀率超过50%,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
激发创新活力,让科技与企业“双向奔赴”。省国资委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国企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研发投入强度由行动之初的1.0%提升至目前的3.13%,位居全国省级国资监管企业第一方阵。同时,加快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建设步伐,监管企业累计组建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6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创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近年来获得授权专利3674件,制定或参与制定标准325项,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实现了质的重大跨越。
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省国资委扎实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国企实践在燕赵大地不断书写。截至目前,14家所属企业获评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省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省级绿色矿山16家,吨钢碳排放较峰值累计降低13%。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项目顺利投运,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煤三、四、五期码头获评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河北高速集团6个基层站点通过零碳认证。同时,省国资委着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示范”(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行动,打造未来发展新支柱、新赛道。
建设责任国企,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省国资委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河北建投集团今年以来重点铁路项目共计出资89.66亿元;河北港口集团开通我国北方首条美西远洋航线,助力“冀货出海”;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河北建投集团等扎实做好煤炭、电力、天然气供应,实现迎峰度夏和保暖保供平稳有序;今年1—11月河北高速集团、河北交投集团免收旅游包车通行费1.42亿元,惠及车辆87.28万辆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