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唐山新闻

路南区“一村一品”打造和美乡村“新招牌”

路南区打造“稻地有礼”品牌。路南区委宣传部 供图

路南区出台《关于加快“一村一品”市场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到2025年底扶持“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以上的工作目标。“一村一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才、技术等要素加快下沉,有效激活和美乡村“土、特、产”密码,进一步培树特色品牌,推动了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毛贺方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金宗明)为了把社会资本“留下来”,让农村资产“活起来”,把财政资金“用起来”,路南区出台了《关于加快“一村一品”市场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专业村建设标准和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精准推动农业观光、民宿、草药种植、网红销售等多种业态,确定了到2025年底扶持“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以上的工作目标。

定福庄村“馒香百味”花饽饽品牌专卖店自开业以来深受市场欢迎,带动30余名妇女就业,为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密码”。

花饽饽只是路南区扶持壮大村级别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的一个缩影。现在全区各村都有自己的“一村一品”,有的是农产品,有的是手工品,涌现出了花饽饽、富北羊、铁棍香肠、萝卜糖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农产品。路南区因势利导,在唐山宴周边举办“稻地有礼”市集,一场场展销会,不断刷新销售新纪录,每天“稻香里”片区各村的“土特产”售卖千余斤,助农增收超万元。

“一村一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才、技术等要素加快下沉。桥东村组建“海东青”劳务公司,按照“政府+人才技能培训公司+农户”的模式,先后开展特色技能培训8期,400余人参训。同时,组建30多人的家政队伍承接100余单保洁任务,吸收180余人组建焊工、电工队伍为各企业提供劳务服务,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经济收入的双增长。

“网红销售”也是路南“一村一品”创建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付家坨村的“红缨大队”通过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形式解决村里农副产品销路问题。该村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方法,持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通过上级扶持壮大村级别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利用村集体闲置民房办起了占地300平方米的直播基地,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

路南区还落实了“县级领导包村”工作责任,深入开展“五个手拉手”活动,通过城市基层党组织、企业、高校、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与农村结对共建台账,推动各类优质资源向农村集聚。截至目前,“手拉手”单位、企业投入520余万元物资助力乡村建设,“爱心助农集市”“稻粱美”“以书换蔬”等活动反响热烈,助农销售农产品万余斤。

路南区通过打造“一村一品”,有效激活和美乡村“土、特、产”密码,进一步培树特色品牌,推动了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切实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对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024-11-14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1899.html 1 路南区“一村一品”打造和美乡村“新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