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重点改革落地见效
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能
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加大助企纾困工作力度
强化能耗总量强度双控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本报讯(记者袁立朋)下一步,河北省将抓住国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大机遇,认真做好试点谋划、项目筛选、资金争列、政策配套等各项工作,从推动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能、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助企纾困工作力度、强化能耗总量强度双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六个方面系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了河北省将从六个方面“系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他说:“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狠抓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巩固增强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等主要指标增速均好于全国。”
推动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河北省将全面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相关标准要求,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加快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与此同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部署,加强外贸主体引进培育,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下更大力气。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将聚焦汽车、家电等市场需求旺盛、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品种,进一步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时扩大补贴范围,让真金白银惠及更多消费者。”杨永君说,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能。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补贴申领流程,不断增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承办企业数量,加快资金审核和拨付进度,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二是挖掘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继续支持培育养老托育领域龙头企业,支持养老托育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发展,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托育服务的积极性。三是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科技成果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打造适应不同群体的消费场景,将“人气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同时,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等措施,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增收,提升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截至9月底,河北累计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62.46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68.16亿元,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廊坊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59.1亿元、投资完成率89.1%,发挥了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持续抓好进一步激发全省民间投资活力19条、促进民间投资重点工作举措14条等政策文件落实,发挥好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作用,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加大助企纾困工作力度。围绕提升土地、人才、金融、科技、公共资源、数据等要素保障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要素环境专项提升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强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交流沟通,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动态调整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进一步细化行政执法标准和程序。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推行“入企扫码”等做法,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在强化能耗总量强度双控方面,我省将拓宽增量用能空间,对“十四五”投产的低能耗、高效益项目,能耗不受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抑制不合理新增用能需求。挖掘存量用能潜力,“一企一策”提出改进措施,指导企业提高能效水平。实施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筛选一批符合要求的重大项目实施省级能耗单列,相关项目的能耗将不再计入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范畴。
新型城镇化一手连着投资、一手连着消费、一手连着民生,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我省将重点抓好4个方面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城镇化潜力县(市、区)为重点,统筹新型工业化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加快石家庄都市圈建设,强化石家庄和周边市县在交通、产业、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协作共享。着力打造宜居安居城市,逐步补齐城市功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