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全省《2024年“助企引智”服务工作方案》印发后,保定市紧锣密鼓动员、脚踏实地行动,市场监管局会同科技、外事等市直部门,促成了多家企业成功引进外籍质量专家,提升了企业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深入摸排,穿针引线,架好“服务桥”。一是广泛摸底,精准画像。采取市县联动、部门合作的方式,深入企业了解需求,解读政策。市场监管局会同工信局一次性摸排规上工业企业977家、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企业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梳理出42家需求企业,对每个企业需求进行了“精准画像”。二是瞄准先进,突出特色。结合全市产业实际,采取瞄准先进与适应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匹配专家,还结合顺平县、满城区等产业聚集区特点和技术攻关需求,挑选匹配适合产业发展的专家。三是加强跟踪,架好桥梁。每月,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都及时汇总数据,做好跟踪服务,截至9月30日,共为32家企业成功引进34名专家。
广开思路,灵活多样,织好“合作网”。市直部门共同建立统计会商通报、定期调度督导、总结宣传推广等工作机制,鼓励外籍质量专家采取驻企工作和柔性技术合作方式,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助企引智”成功率。全市5家企业与5名专家签订驻企工作协议,27家企业与29名专家签订柔性技术合作协议。
注重实效,发挥作用,耕好“责任田”。首先,在挖掘专家作用上下功夫。34名专家在质量管理、技术、品牌、安全等领域有足够的话语权,协议签订后,在质量控制、标准研发、品牌竞争等方面给予企业极大的帮助。他们协助2家企业导入或优化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3个管理体系重新认证;帮助企业起草标准1项;助力企业申报专利11项;推动26家企业提升产品合格率、8家企业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其次,在树立标杆作用上下功夫。围绕成功引进专家做法,加强经验交流,为全市“助企引智”树立了标杆。(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