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新”潮澎湃!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本报记者 刘朋朋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闫思宇 武新杰 韩建强

小到手机、电脑、电视,大到手机基站、远洋船舶、空天卫星,都能够显示同样的时间。这背后,离不开电子设备的“心脏”——石英晶体振荡器。在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就有一家生产这种“神器”的企业。

10月17日,记者走进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通信”),在恒温晶体振荡器自动化生产线上,设备高效运转,生产出来的产品码放得整整齐齐,工人们正在进行包装,准备发往客户手中。

“这是我们目前比较成熟的一款小型化表贴恒温晶体振荡器,只有9×14毫米。”远东通信时频事业部研发工程师张文平介绍说,这款产品的问世结束了中国通信网络核心设备用恒温晶体振荡器依赖进口的局面。无论在炎热的沙漠还是寒冷的极地,恒温晶体振荡器都能保持频率稳定,就像是一个不受干扰的“时间守护者”,让多种设备同频共振。

随着5G、人工智能和电子通信行业的发展,远东通信研发生产的恒温晶体振荡器集成度越来越高。目前,他们正在开发9×7毫米、5×7毫米等更小尺寸的产品,以实现全系列产品的覆盖。这些器件将在无线通信、导航测控、自动驾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大显身手。

远东通信370MHz应急通信产品生产线同样是一派忙碌景象。该产品由远东通信自主研发,主要应用在抢险救灾等应急通信领域,可以快速搭建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应急通信联系。日前,工信部公布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远东通信自主研发的“应急指挥无线通信系统”入选。该系统已在天津、吉林、贵州、河北等十余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得到应用。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将聚焦通信器件、通信设备、系统及应用三大业务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远东通信副总裁张松轶说。

向“新”发力,闯出一片新天地。在河北,像远东通信这样的电子信息企业正不断涌现,蓬勃生长。

动动手指、换换手势,点击空中影像,就能轻松完成虚拟空间与现实场景的酷炫互动。曾经在科幻大片中出现的场景已经走进现实生活。这背后的奥秘是一项“黑科技”——无介质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

“屏幕按钮图像悬浮在空中,手指轻点‘空气’,就能完成预约、挂号、缴费等各种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在河北韦伯光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韦伯光迅”)展厅,公司副总经理靳玲在一台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前边向记者展示边说,目前这一场景已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鹿泉院区落地。

展厅里面分布着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多个展区,记者亲身体验这如同魔法般的操作,直呼神奇。空中操控花洒,一键出水、一键开灯,湿手也能灵敏触达;空中戳戳,就能打开小区垃圾箱,干净又卫生;不按实体按钮,也可以轻松乘坐电梯……

“秘密就藏在这块‘玻璃’里面,这是负折射平板透镜。”靳玲说,它采用特殊的制造工艺,使玻璃形成微光阵列结构,光线经过多层折射并在空中重新汇聚,能把图像显示在空中,再搭配单边红外传感器,人与空中图像就可以实现无介质交互。

韦伯光迅专注于智能应用场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科学岛、国家量子谷在内的16个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建立成果转化承接合作关系。

“我们与中科大合作开发AI数字人,研发数字人开发引擎,原来利用3D建模开发一款AI数字人大约需要花费2到3个月时间,现在3到4天就可以完成。”韦伯光迅副总经理成亮介绍,未来他们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型显示等前沿科技领域,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走进现实。

追“新”逐“高”,河北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加速崛起,目前已建成石家庄、廊坊等6个电子信息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工信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收2255.1亿元,增加值增长14.6%。

2024-10-23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0239.html 1 “新”潮澎湃!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