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建卫
“环境优美,房间舒适,有图书馆、书画室、咖啡厅……这简直就是理想的退休生活。”
近年来,部分房地产企业、保险企业等竞相布局养老社区项目,打造高品质养老生活,备受部分老年人青睐。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一座专门为养老而设计建造的集医养结合、康养融合于一体的养老社区——问道颐养城正悄然崛起。
8月23日,记者来到石家庄问道颐养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大花园,芭蕉、棕榈、蒲葵等各种亚热带植物错落有致,小桥弯弯、流水潺潺。虽然外面是34摄氏度的高温,这里面却是清凉宜人。巨大的绿色空间里,设置了就餐区、运动区、书法练习区、茶歇区、老年大学的教室等活动区域。
与问道颐养城的“花园社区”不同的是,廊坊燕郊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是以“医养康结合”为核心的养老社区。养护中心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康养需求,楼层间都配有无障碍设施、安全监控、紧急呼叫系统等。养护中心分为居家式养护区和宾馆式养护区,分别满足不同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需求。居家式养护区提供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等多种户型,主要接收自理宾客;宾馆式养护区则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VIP套间,为介助、介护和失能失智宾客提供全方位照护。
燕达国际医院作为配套医院,距离养护中心仅400米,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尖端设备和医疗专家团队。医院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为养护中心入住老人提供了强大的医疗保障。
在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记者看到,宾馆式公寓会客厅里沙发、电视、冰箱一应俱全,里屋则配备了两张单人床和隐藏式医疗接口。屋顶铺设的天轨移位系统,可以辅助老人实现无障碍转移,方便半自理老人站立、行走、康复、洗浴、如厕等。
养护中心内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老年病科,并配备了脑科、心脏科、骨科、妇科、心理科、全科和中医等科室医生。每年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养护中心设有老年大学,开设书法、绘画、歌咏、时装表演模特走秀等46门课程。同时,定期举办养生讲座、书法笔会、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丰富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中央花园中部右侧,是一个面积约130平方米的教室。教室前面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健身操视频,十多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跟随着屏幕上的老师,做着伸手、摇头的动作。“这是我们的老年大学。”工作人员介绍。老年大学还定期举办才艺展示、作品展览等活动,为长者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满自信与活力。
89岁的北京退休老人李先生,在辗转几家养老机构后,2023年9月1日入住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看病方便这方面燕达做得很好。”李先生在2023年6月检查发现心脏部位长有动脉瘤,虽然是良性的,但一旦破裂就很危险。李先生选择燕达,就是看中了这里有三级医疗服务,楼下有护士,园区有综合门诊,旁边就是燕达三甲医院。另外,养护中心给入住老人提供优先挂号、优先诊疗、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四优先”服务,可以使老人在发生大病急病时能够得到及时就医。
问道颐养城每天为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提供三个正餐两个零点,餐点都由工作人员送到老人所在的楼层,几十种菜品荤素搭配不重样。上午11时,记者看到,几十种菜和十多种主食摆在透明的橱柜里面,一盘素菜几元钱,一盘荤菜十几元钱,一荤一素加主食,20元左右就能吃得很好了。在这里住了几个月的谭可超对记者说,自己都吃胖了。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从生存型被动养老,向品质型主动享老转变。业内专家认为,老年人对于高品质养老机构的需求,也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对于当下多元且分层的养老需求,养老产业亟须拓宽赛道,差异化布局,提升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与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