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政

居家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新冀物业公司生活服务中心员工上门给八十二岁的刘文波量血压。 本报实习生 李梦彤 摄

□本报记者 郑建卫 实习生 李梦彤 张文沛

8月16日上午,家住石家庄市新华区和谐家园小区的苏大妈在家里等待康复师徐大夫的到来。她的老伴李大伯今年73岁,中风偏瘫,徐大夫每周一次上门按摩针灸,给李大伯做康复治疗。

“一年了,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徐大夫都是准时来。”苏大妈对来访的记者说。

正说着,门铃响起,徐大夫来了。她一边询问,一边和苏大妈一起把李大伯推到卧室,架到床上躺下,熟练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康复器材箱,开始为李大伯进行全身按摩和关节活动。

“居家养老的上门服务,帮了大忙了。”苏大妈说,“我今年72岁了,做个饭还能行,但给老伴做康复真做不了。擦玻璃、擦油烟机,也都是找他们。”

给李大伯提供上门服务的徐大夫来自河北康远养老服务集团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是一家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区域养老服务、医疗康复等于一体的养老产业综合体。

90岁的沈森住在石家庄市新华区钟久路22号院一栋6层楼的3楼,这是一个老小区,居民楼没有电梯。

“3年前他骨折住院,出院后回到家,年龄大了腿脚也不利索,就没有下过楼。”沈森的老伴李敏8月16日对到访的记者说。

“我也85岁了,照顾老伴最难的就是理发、洗澡。”李敏说,

听说了康远的居家养老服务,李敏爽快地下了单,订购了每月两次的理发、助浴服务。

“刘师傅半个月来一次,给老伴理发洗澡,还陪老伴聊天,老伴可喜欢他了,说他像儿子一样。”李敏说,“家里的其他活,擦油烟机、擦燃气灶,搬个东西,他们随叫随到,可方便了。”

“我们为周边社区的3700多位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服务类型包括上门登记老人身体资料、上门问诊、术后康复等医护和功能性训练及生活照料。还可以给老人家里安装远程智能监测设备,对家里客厅、厨房、卫生间等进行适老化改造。”康远养老服务集团公司居家养老部负责人贺利刚对记者说。

贺利刚介绍,和上门服务的钟点工不同,他们派出的服务人员都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还有每天的早会、晚会进行总结和学习。

同样在石家庄,河北新冀物业公司面向各社区推出了“养老服务包”,包括:每天推送《健康睡眠监测报告》、每周至少1次上门探访、每月1次上门理发服务、每季1次上门助浴服务、每年6次上门修脚服务以及代买代办等日常需求一站解决,涵盖居家养老的7大区域136项服务。

在河北新冀物业公司生活服务中心,经营部经理吴昊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对记者说:“我们在老人的床头上安装毫米波雷达,就可以监测到老人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会根据情况打电话询问或者派人上门探视,以防发生意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81万人,占19.85%,另据调查,有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产业正成为“银发经济”的一个突破点和增长点。

河北省陆续出台《关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支持养老机构嵌入社区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推动老年助餐、居家照护等日间照料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连续4年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为民生工程强力推进。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85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4853个,家庭养老床位1.3万张。同时,坚持因地制宜、有偿服务、运营可持续的原则,在全省建设老年助餐服务设施9000余处,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丰富的养老服务。

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居家养老的需求将得到全方位地满足,将会有更多老年人在家中安享幸福晚年。

2024-08-30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6399.html 1 居家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