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丽钧)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8月29日召开的“河北省积极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构建梯级慈善网络,目前全省登记慈善组织680家。
近年来,我省策划并打造一批慈善品牌项目,涵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扶贫济困等多个领域:“福彩助学”项目,23年来资助74000名寒门学子进入大学;爱“心”行动项目,9年来累计免费救治760名先心病困境儿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项目,20年来累计资助57545名困难大学生;“善立方助残”公益活动,8万多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得到帮助;“梦想口袋”项目,9年来累计惠及省内外53521名乡村儿童;“困境女童关爱计划”项目,19年来对16000名女童进行了资助。2023年洪涝灾害期间,省慈善总会等多家慈善组织发出助力灾后重建倡议,一批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积极开展款物捐赠和灾区一线救援活动。
在深耕社区慈善方面,全省各市因地制宜,开展“小而美”的慈善服务,努力打造社区慈善生态圈。其中,石家庄市结合“小社九助”品牌,开展“微慈善社区基金”“慈善公益集市”等公益项目,保定市推动建立“政府购买一点、社会募集一点、慈善组织支持一点”的多元化社区慈善资金发展投入机制,邯郸市建成首批40个慈善社区,建立爱心慈善超市,承德市推动设立23个城市社区慈善基金等。
在加强监管方面,规范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依法高效使用慈善资金;推动“阳光慈善”工程落地落实,指导慈善组织通过“慈善中国”平台,公开30余项具体信息,对发现违法违纪问题的慈善组织及时移交执法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