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陈运东 范世成 姜海
用手机扫一扫,质量控制要点、工作标准要求一目了然……这是记者近日在位于永定河立垡险工段的卢梁综合提升工程二标段(以下简称“卢梁二标段”)项目现场看到的一幕。为把永定河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永定河流域公司全力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
“将二维码广泛运用在施工现场,是我们推进工地标准化建设的创新手段。”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集团水利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执行经理王楷翔介绍,现场共有106处张贴了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包括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质量控制要点等信息,施工人员扫一扫即可观看学习,管理人员随时可以了解掌握,极大方便了项目的管理。
二维码还是材料和设备的“身份证”。在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区,手机一扫,便能知道材料的名称、厂家、型号等信息,可实现材料溯源,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管理。为防止出现特种设备未备案、操作人员无资质、设备使用不合规等现象,卢梁二标段项目部为每台起重机等特种设备配备专属二维码,除了设备基本信息,还能查询到设备使用登记证、安拆公司资质、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操作人员信息等,保证设备“专人专机”,杜绝无证操作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加强场地建设,也是我们推进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中交一公局集团水利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安全负责人田京坡说,施工区域实行全封闭管理,在工地入口处设置标准化大门、四周搭建硬质围挡,实现工地与外界的物理隔离。此外,还在工地入口处安装了人脸识别闸机,设有专人24小时值守,对进出工地人员进行实名管理。
“智慧、安全、绿色是永定河卢梁二标段工地标准化建设的亮眼名片。下一步,我们将以卢梁二标段标准化建设为先行,创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示范段,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流域生态治理示范性工程。”永定河流域公司董事会秘书李闽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