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政

暑期出游缘何热度不减

2024张北草原骑活音乐节在中都草原激情上演,为乐迷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亢春宁 摄

□本报记者 吴新光 实习生 石俊娜

暑期,全国大部分城市经历“蒸笼模式”,贵阳、哈尔滨、昆明等避暑目的地游客迎来井喷式增长。“清凉”“避暑”成为暑期游玩的首要考量因素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不少居民充分利用暑期进行远距离旅行,长线游与本省游市场不分伯仲;文化和旅游不断深度融合,文博文化游、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等旅游产品受到欢迎,创新性的旅游节事活动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与年轻化特点。

避暑旅游首选

主打一个“清凉”

炎热的夏季,最适合去西南避暑,而贵州就是许多人选择的暑期旅游目的地。贵阳夏季平均温度在23摄氏度左右,当地也打出了“爽爽的贵阳”文旅品牌。

8月上旬,石家庄市民赵先生一家三口选择去贵州旅游避暑,在贵阳当地报了一个旅游团,走的是“黄小西镇梵”线路——黄果树瀑布群、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梵净山。

“跟着课本去旅行,大瀑布奔腾而下,近距离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虽然游客非常多,但感觉很值。”赵先生在朋友圈发了几张黄果树大瀑布的美图,“贵州山水真的太美了,气候凉爽,非常出片。”

采访中,一些旅行社人士告诉记者,随着7月末8月初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课相继结束,家长们也带上孩子踏上了暑期之旅,家庭旅游更倾向于选择像新疆、西北、西南这些长线旅游产品。

多家旅游在线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毕业游、研学游、亲子游是暑期出游的热销旅游产品。由于天气炎热,避暑成为暑期旅游的重要考虑因素,内蒙古、西北和东北地区,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河北省居民外出暑期避暑的优选。

携程统计显示,与避暑相关的跟团游、自由行、景区门票等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倍。其中,草原类、湖泊类、漂流类、水上乐园类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二成,瀑布类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四成。

“跟系列”旅游爆火

各地争相放大招

暑期是各地旅游业的高峰期,游客人数不断增长,为了接住这波流量,各地纷纷推出了文化+旅游的游玩模式,“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等各种文旅活动异彩纷呈。

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在这个暑期又“火”了。这里夏季绿意盎然,气候凉爽宜人。崇礼太子城小镇通过举办赛事、接待研学团队,带动了民宿、露营、餐饮等业态发展。

8月12日,第16届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崇礼太子城“雪如意”顶峰拉开帷幕。孩子参赛,顺便爸妈来旅游。来自保定的肖女士说:“跟保定相比,崇礼凉快太多,晚上都要盖被子,21摄氏度的崇礼果然名不虚传。”

我省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边”品牌,并在暑期举办多个文旅活动,使得草原、滨海、避暑、古城等目的地人气旺盛。

7月26日至28日,作为张北草原音乐季的一项重要活动,2024张北草原骑活音乐节在中都草原激情上演,为乐迷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音乐盛宴。

“作为张北县唯一官方文化旅游特色IP,张北草原音乐节开始于2009年,目前已经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闪亮名片。”张北县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局长刘溢海表示,将继续做大做优草原文化品牌,做好游客服务保障,全力打造草原音乐之都。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孙振杰教授认为,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出复苏强劲、需求多样、服务提升和科技赋能等亮点,这得益于各地推出的文旅政策扶持、新业态供给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释放。

抓住“避暑+”机遇

激活夏日“热经济”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这个暑期,避暑康养旅游、博物馆科普研学旅游、家庭自驾旅游是暑期旅游市场的显著特征。

在伊春森林博物馆、伊春市博物馆,研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红松、白桦等东北特有的树木知识,了解具有林区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创,体验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形态。

记者梳理发现,最近几年,每逢暑期,广大游客普遍愿意选择前往云南、贵州、甘肃等地避暑旅游。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极端高温天气近年来频繁出现,避暑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避暑经济”新增长点。

“从需求方面看,居民对旅游需求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体验,对文化内涵、增长见识的要求不断提高。”孙振杰介绍。

如何激活夏日“热经济”?孙振杰表示,我省避暑旅游目的地要不断推出夏日旅游新玩法、新业态,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比如,在避暑季举办采摘节、音乐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赛事等各类活动,推出康养避暑游、研学避暑游、休闲避暑游等不同主题的避暑旅游产品,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一品牌深入人心。

2024-08-2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6287.html 1 暑期出游缘何热度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