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新光 石鹏飞
7月初,昌黎县新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蔬菜收购商忙着卸货、过磅、交易,一辆辆物流运输车满载着马铃薯、黄瓜等蔬菜,运往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
市场内的农户热情地与张璐打招呼。
张璐,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昌黎县嘉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昌黎县嘉诚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负责人。
“这个市场由嘉诚集团投资建设,是华北地区基础设施最完备、服务体系最健全的产地市场,冷库仓储、加工包装、运输配送全部配齐。市场内拥有固定摊位及门市7850个,以及半封闭交易大厅,设有大小地磅等配套设施900套。”张璐介绍,到了马铃薯收获季节,1000多辆大货车进进出出,每天出货量能达到1000吨。
张璐是一名“90后”返乡大学生,2011年从秦皇岛毕业后,进入到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她每天深入田间地头,与合作社成员、农民打交道,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亲自选种育种在农户中推广。
昌黎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春季马铃薯生产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保持在85万吨左右,年产值达13亿元,销往全国31个省区市,还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越南等地。
如何做好马铃薯这篇大文章?张璐的答案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龙头企业嘉诚集团,是一家集科技研发、繁种育苗、种植服务、市场服务、冷链运输、休闲采摘、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公司,是中国农业500强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带动能力、服务能力强。
嘉诚蔬菜合作社有社员853名,涵盖昌黎县8个乡镇79个行政村,涉及农户1.5万户。在马铃薯基地,农户按订单种植,公司按订单收购,并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种植。
“农户自己能干的就让农户干,比如播种、管理、收获等;农户干不了的由嘉诚集团、嘉诚蔬菜合作社统一提供服务,这使得整个马铃薯产业链完整顺畅。”张璐告诉记者。
要想从源头控制马铃薯质量,一是抓薯种,二是抓肥料。嘉诚集团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建有种薯脱毒基地,薯种运到新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售卖,“零利润”销售给社员。新引进的薯种,首先要在园区试种、测产,然后在农户中推广。嘉诚集团专门建立了农资运营中心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零差价”的肥料等农用物资。
“嘉诚集团建设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将畜禽粪污通过发酵做成有机肥还田。”张璐说,推出的马铃薯专用肥,不仅能促进马铃薯增产,还能很好地防治病虫害。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其他产区每亩最多就是七八千斤的产量,昌黎马铃薯产量最优,每亩产量能达到一万四五千斤。同样种一亩马铃薯,昌黎农户收入能翻番。
多年在田间的摸爬滚打,张璐很快成长为行家里手。她先后参与当地旱黄瓜、马铃薯地方性标准规程的编写,参加大棚滴灌节水灌溉工程、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建设。“90后”的她用创新思维,全力打造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市场流通的完整农业产业链条。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2018年,张璐创办了昌黎县嘉诚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目前,该培训中心被认定为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全国百强农民田间学校,年平均培训人数达2万余人。
张璐的能力和努力得到了社员的认可,2020年她当选为嘉诚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果蔬种植面积超20万亩,带动近20万户增收。2023年张璐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昌黎县嘉诚实业集团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谈起在中国农业大学参加“头雁”培训,张璐感触颇深:“学员们聚在一起,互相学习,每个人从事的领域不一样,但都是搞农业的,可借鉴、可学习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