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齐域宽)升空、盘旋,在高楼大厦间疾速穿行,不到20分钟,一包急救用血就能够从血站送达医院抢救室。
放学铃声响起,楼顶上的全自动起降台上,无人机伴随着学生们的步伐起飞。室内监控实时显示校园全景,并且通过算法精准标注出校园内外的各种复杂情况。
被困山中的游客在山顶抬头仰望,等待低空救援无人机投放急救物资;水库大坝旁,盘旋巡查的无人机中传出管理人员“禁止游泳、禁止垂钓”的喊话声;在十几层的高楼打开窗户,伸出双手领取无人机配送的外卖……
这些不是科幻电影中的镜头,而是在保定就能看到的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
保定着眼新赛道,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有产业的支撑和科技研发能力的加持,从各方面来看,保定市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保定市已入驻河北天启通宇、天峋创新、河北数字星球、河北天海等整机制造企业,中航惠阳航空螺旋桨、保定市玄云涡喷动力、河北腾航航空、保定开拓精密仪器等零部件制造企业,产业基础优势显著。
此外,保定建设有江城机场、定兴机场、高碑店艾莫森机场、易县机场等低空飞行、测试、研发必备的空域资源,能够覆盖保定市大部分地区的空域;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19所高校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多个算力服务项目让培育低空经济所需的算力需求得到了充分保障;航空服务企业有维特瑞交通科技、岱霏(保定)科技、国鹰北方航空科技、河北天之图航空科技、东甲空航(涿州)航空、河北为翔通用航空、河北超图科技、河北天德志飞等。
优势熔铸合力,保定夯实的产业基础成了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强大支撑。
从应用场景来看,目前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与保定的产业需求十分贴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不仅在交通运输领域大有可为,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应急保障、河湖水库监管、抢险救援、农业生产、社会治理、航空培训、公路和电力巡检、生态监管、航空运动等领域都可以成为保定市低空经济产业应用的重要场景。
以农业为例,当前正值玉米病虫害关键防治时期,截至8月中旬,保定市共调动了110名植保专业技术人员、266名基层乡镇植保员、98个社会化植保服务组织,出动植保无人机900余架,参与秋粮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玉米“一喷多促”作业150万亩。在文旅资源开发方面,保定市有极其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开拓空中航线,解锁保定文旅新玩法也是前景无限的尝试。
新场景、新业态、新产业,低空经济展现出无限可能。因地制宜发挥现有优势,抢抓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低空经济有望成为保定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