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乔娅 通讯员王虹敏)邯郸市以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为契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全市森林资源,激活林草发展活力,政策推动、金融赋能、产业兴旺,助力全市林草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该市经济林面积达120万亩,产量89.2万吨。
发展壮大林草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是实现“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邯郸市以金融之力助推林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创新资金投入模式,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林业产业、林业科技推广等项目投资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连续三年全市林业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示范基地建设。丛台区林下蒲公英及黄杨球套种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27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0万元,企业自筹193万元,新增产值492万元。
在充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前提下,邯郸市育龙头、树品牌,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种植养殖模式,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前,邯郸市拥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近20家。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主管部门主动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充分了解企业诉求,纾难解困。核桃是涉县的名优土特产品之一,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宜维尔”“女娲”等森林食品加工企业开展规模经营,进行精深加工,研发出琥珀核桃、枣夹核桃、核桃油等6大系列30余种产品,其中,琥珀核桃线上月最高销售额超200万元,为核桃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前景。
为扩大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邯郸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生态产品溢价。先后举办了“文冠花果品赏”“太行山货节”等宣传推介活动,扶持壮大“君迁”黑枣、“润升”文冠果等特色品牌,积极推进基地建设示范项目,“涉县花椒”“魏县鸭梨”等林产品享誉全国,构建起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生态品牌格局,全面带动林草产业提质增效。
同时,邯郸市重点推进“一带两群”产业带建设,加快发展步伐。以涉县、武安市为重点,辐射带动磁县、峰峰矿区等区域,大力推进核桃、花椒等传统经济林建设,做大做强太行山区传统优势经济林产业带;重点抓林下菊花、蒲公英、板蓝根等中药材,林下鸡、鸭等传统禽类及林下蚯蚓等“小规模、大群体”特色养殖,探索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做优林下经济产业集群;以肥乡区、邱县、曲周县等平原县为重点,发展玫瑰切花、景观月季、组合多肉等,栽植面积1.5万亩,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做精新兴花卉产业集群。
美了生态,富了口袋。在政策推动、项目带动下,河北邯郸厚植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林草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