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走进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小区,汽车整齐划一地停在车位上;单元门旁的充电棚下,电动自行车安静地充着电;抬头望去,空中没有凌乱的“飞线”,而是束扎成捆,固定在楼体上。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20多“岁”的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治理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难点,往往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多、居住环境差、经费不足等共性问题。
把老旧小区打造成居住环境舒心、邻里和睦、幸福安宁的和谐社区,宁安小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武静做到了。
2019年年底,武静来到宁安小区社区担任党委书记。这个社区靠近金亿城、新华集贸市场等商圈,社区流动人口多,并且,下辖的几个小区都是老旧小区。
如此一来,小区居民和租房户就为“抢占”原本就很紧张的车位产生了矛盾。“小区居民觉得这是自家的地儿,就该优先使用。租房户在这里租房,车却进不来,觉得不公平。双方各执一词。”武静说。
宁安小区有1700余户,车位却仅有不足500个。在做了大量调研,听取物业公司意见后,武静坚持一视同仁。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租户,一家只能绑定一辆车,一年两次集中登记,排队等号,动态调整进出车辆。每月收取停车服务费30元。
正是严把车辆登记的入口、出口关,高标准执行,大家才认可了这一停车规定。
小区里,原本有一些低收入群体搭了些违建,做些小买卖,养家糊口。然而,违建毕竟影响公共利益和小区整体环境。“起初,有些住户就坚持认为,做些小生意,方便群众,为什么要拆?我们就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武静说。
了解这些住户的内心想法后,武静有针对性地做工作。“不能简单地一拆了之,还要帮他们解决拆了之后的生计问题。”
在宁安小区,业委会是个“古董”般的存在。2005年,这个组织就成立了。
物业服务到位不到位,谁说了算?公共收益如何分配?遇到花钱的时候,怎么协商?诸如此类问题,业委会发挥了巨大作用。
小区的公共收益——比如,停车费,并非全部归物业所有。比如,小区108个单元的公共楼道灯电费支出,西门、南门的改造升级,路面硬化等。
当然,物业遇到问题,也会寻求业委会的协助。比如,物业发现有业主占用楼道公共空间,影响了物业工作。可以反馈给业委会,由业委会出面和居民交涉。如若交涉不成,再由居委会出面。直至问题解决。
“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还有我们的警务室等,都是相互配合的,我们还有议事厅,遇到难事,大家坐到一块儿,共同出主意,一块儿推动问题解决。”
如今,宁安小区社区已经探索形成了“社区党总支是核心、居委会为基础、业委会系纽带、警务室做保障、物业公司当管家”的综合治理模式,将“五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今年7月,武静荣获河北省“千名好支书”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