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武汉8月9日电(记者梁建强 龚联康)巴黎,中国奥运健儿闪耀赛场;国内,冠军同款商品火了!相关运动燃了!一些“冠军同款”商品,价格亲民,一时间登上多个电商平台热搜榜单。奥运带动的运动快时尚、体育健身热等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新的体育消费场景、增加体育消费场所、推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等。
本届奥运会,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感染着观众,投注在他们身上的目光,让体育“注意力经济”的倍增效应凸显。
奥运带热了“小装备”。一家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7月,羽毛球等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三位数,增速迅猛;排球消费同比增速超六成,篮球、网球等球类器材和装备也有一定程度增长。
奥运带火了运动场馆。一家在线平台数据显示,7月26日至8月1日,平台内健身房订单量同比增长达127%,网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6%、68%和66%,攀岩馆同比增幅达72%。
奥运加速释放消费新需求。8月8日,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启动。全国预计举办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群众超1000万人次,将进一步带动体育经济全链条发展。
根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