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伟)近年来,三河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双重战略”机遇,牢牢牵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对标看齐、服从服务,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发展,全力打造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深耕行业 向“新”而行
近日,记者走进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该公司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拓宽产业领域,向“新”而行,逐步成长为国内工业温控行业领跑者。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就将工业温控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23年的专注和创新,使企业的产品赛道不断拓宽,从最初的工业洗涤,逐渐扩展到智能装备制造、储能、电力电子、半导体数据中心、氢能等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温控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83%。
目前,同飞股份拥有235件自主知识产权,是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国家级绿色工厂、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
下一步,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将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聚焦行业发展趋势,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聚精英、造精品,向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温控专家”努力迈进。
商贸物流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荣庆物流供应链(北京)有限公司三河分公司,是三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物流中心产业类项目之一,2021年8月投入运营,主要以冷链、普通货运、电商类业务为主,提供仓储、运输、配送等综合服务。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快递分拣车间,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包裹在传送带上流转。
“我们这里以信息化、标准化和自动化、规范化等进行运作和操作,在前期投入2条自动化分拣线,打造特色电商服务,为当地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2024年预计直接纳税100万元左右,间接纳税210万元左右。”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裁康成民说。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化妆品、鞋服类为主发展电商类客户,以市配冷链为主,发展北京市配客户。拓展快消类业务,大力开发市场,增加收入。
不断聚集的现代物流基地,使三河市商贸物流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按照举全市之力加快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高地的安排部署,三河市将围绕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破解土地瓶颈问题,强化“基金招商”优势,推动三河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提速提质提效提能。
协同推动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三河市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和产业人才资源,由三河市政府在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全国首家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京津冀(河北三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着力打造服务国家战略新高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样板、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新亮点。
园区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的模式,按照国家级标准建设,总面积4.2万平方米,与北京通州区仅一河之隔。可容纳50余家人力资源机构入驻,免费为入驻机构提供政策、场地、软硬件设施等服务,促进入驻机构与园区共同发展。
园区坚持“立足北三县、服务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总体建设目标和“一园多能、区域辐射、融合发展”的建园理念,依托智能公共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创新创业孵化、智慧招聘、立体化人才赋能、幸福产业园保障六大服务功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园区综合服务产业群。发挥园区资源链接和平台支撑作用,实现紧缺人才和劳动力的“错位共享”,促进京津冀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目前,产业园累计入驻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机构45家,覆盖了猎头、培训、管理咨询、招聘、代理、派遣、服务外包、人才测评等多种人力资源业态,2023年全年营收14.75亿元。截至目前,该园区为三河市域内引进高层次、高精尖人才15名,为京津冀三地输送以技能、服务、管理等为主的各类人才23500余人次,提供岗位3214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