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建卫 实习生 李梦彤 张文沛
夜幕降临,有一群人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学习和工作,走进书店、夜校、自习室,捧起书本。夏夜漫漫,像这样聚满青年的夜间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各处。下班后去“学习”,在石家庄市的年轻人中间悄然流行起来。
24小时书店一座难求
在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大街,省图书馆东侧,有一座充满书香气息的呈明书店,这是省会的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每一位夜间才有时间读书的人留好座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书店营业面积约800平方米,上下两层,花枝吊灯散发出昏黄的灯光,给人浓浓的复古风感受。每一个书格都打着柔和的灯,不刺眼,又能将书目看得清清楚楚。
最近2个多月,35岁的李女士每天晚饭后也来到书店学习。她告诉记者,她是会计师,也是一位宝妈,正在为考更高一级的会计资格证而努力学习。
“家里人很支持,尽可能分担家务活。通常我晚上7点多来这里,到9点多再回去照顾孩子。尽管每天的工作和家务让我觉得很疲惫,但还是很享受在这里的时光,这里我觉得充实,觉得每天都有进步。”李女士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24小时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各大城市。从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到上海的钟书阁,这些书店不仅是城市的文化新地标,也成了奋进人生的加油站。
夜校课程抢手
夜校,这个20世纪红火一时的名词正回归公众视野。近来,全国多地夜校火热开启,上夜校成为不少都市青年下班后的新选项,石家庄市也不例外。
“星光夜校是去年10月份成立的,到目前开设的课程已经有100多种,学生有500人左右。每期课程推出后,名额很快被抢光了,好多学员都咨询能不能多加一些名额,旁听也行。”夜校主理人黄玲对记者说。
石家庄“星光夜校”的课程丰富,分为九大类,分别有形体课、生活技能课、口才课、书法油画壁画课、乐器声乐课等,教学方式既有一对多的大课,也有一对一的辅导,上课时间主要安排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长安区、裕华区、桥西区、高新区、新华区都设有上课地点,可满足学员就近上课的愿望。
7月17日晚8点,记者来到桥西区的一个上课点——索牛画室。走出电梯就可以看到过道摆着一些陈列柜,门口还摆着一个石膏雕塑。走进画室,只见右边的墙壁上挂着学生们自己的画作,墙上的笔筒里插满了各种大小的笔刷。
正在上油画课程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每天下班后在家躺着挺无聊的,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现在来上课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夜校不仅可以打发时间,还能提升自己。”
数十年前,因为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名额有限,很多年轻人走进夜校,通过学习考核拿到学历文凭。而现在的夜校已经超越了学历范畴,成为上进人群学习的新风尚。
自习室灯火通明
在夜读的热潮中,24小时自习室作为自我提升的重要场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高校周边的付费自习室,还是城市角落的公益阅读空间,都成为学子们备战考试、复习功课的理想之地。
7月18日晚11时,位于石家庄桥西区新石北路翡翠大厦二楼的“清北自习室”里,小徐同学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到自习室相配套的宿舍中休息,第二天上午7时,她会去自习室的小阳台上背书。
小徐同学是一个准备考研的大学生,一个月前偶然发现了这个配套齐全的24小时自习室,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里。
小徐告诉记者,这个自习室公区配备小沙发、饮水机和小零食;自习区有6间自习室,自习室里的书桌有6种不同类型可供选择;配套的宿舍距离自习室只有200米,走路来回很方便。宿舍楼下就是商业街,吃饭也十分便利,学习、住宿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自习室的环境很好,这里的桌椅也非常舒服。在这里学习我的学习时间变长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小徐对记者说。
“我们是2023年创办的这个自习室,外面小花园有160平方米,自习区有1200平方米左右,每天的人流量大概为200人,晚上六七点会进入高峰期,来这里的大多是考公考研的同学。”自习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