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智媒体赋能河北非遗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

□王涛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河北人民的智慧,反映着河北人民的审美倾向,既是河北省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智媒体时代,河北省需要抓住智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依托新的传播形态、传播技术,深化社会大众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认同。

智媒体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中的赋能价值

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中,智媒体的赋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带来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与广阔的传播空间。二是在丰富信息呈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升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与吸引力,优化受众体验。三是在强化传受主体互动的基础上,更高效的收集用户反馈信息,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工作优化方向、策略的探索提供依据。四是在为传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的基础上,提升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主体需要强化创新意识,通过发挥智媒体的赋能价值,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智媒时代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策略

依托智媒体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场景。活态传承强调在原生态环境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创新,也重视拉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这种传承理念,明显区别于“博物馆式”的保护,有利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走入“当代”。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刘涛认为,直播、短视频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价值,通过发挥这些智媒体具有的信息传播优势,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传播场景。这一观点已经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例如,抖音平台中的“新农人”计划,为非物质文化传播场景的拓展提供了契机,许多“冷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于社会大众面前,真正融入到了社会大众的认知与生活当中。

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中,有必要发挥出智媒体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场景中的赋能价值,通过引导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使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对非物质文化内容进行呈现,促使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以直播为例,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通过直播具有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不仅能够推进文化普及与推广,而且可以获得受众点赞与打赏。这一过程,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展现的过程,也能够让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从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感受到社会大众对自身的认同,进而激发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性。另外,在直播过程中,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与非物质文化之间的互动,能够促使受众直观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具有的文化传承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种情感化的传播方式,可以让受众感受到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提升受众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也能够让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更强大生命力与发展活力,加速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社会大众视野。

依托智媒体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精度。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破圈”,就必须做好受众定位工作,确保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受众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在智媒体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精度的提升带来了机遇。河北省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出这些技术的赋能功能,有效提升传播效果。

其中,大数据技术既能够帮助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主体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也可以促使活态传播主体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需求,为精准传播夯实基础。摸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是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精准传播的起点。河北省可以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业人才,对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分类、建档,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与传承谱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并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存储,为其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构建保障。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有必要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在洞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信息需求、行为方式方面具有的优势,通过对受众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生成受众信息需求标签,围绕具有代表性的受众群体开展用户画像。

人工智能分发技术则能够打通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在使用大数据技术摸清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需求之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主体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分发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自动推送,以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活态传播效能。在此过程中,传播主体可以对传播内容进行智能生成、精准推荐,并可以对传播效果、反馈信息进行智能监测与收集。当然,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智能分发水平,传播主体有必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播工作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融合,确保智能分发工作得以持续优化,在为受众带来更好的信息获取体验基础上,提升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吸引力与传播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

2024-08-0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4207.html 1 智媒体赋能河北非遗活态传播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