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廊坊新闻

香河对接京津探索文旅康养产业新模式

香河县国安第一城。郑晨子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郑晨子)乘舟悠游北运河,两岸风光如画;漫步国安第一城,古风神韵拂面来;“跨域养老”大爱书院,北京老人入冀颐养渐成风尚……近年来,香河县充分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找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坐标定位,抢抓重大机遇,不断推动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绿树成荫运河畔

协同新景入画来

夏日的北运河香河段,河面宽阔浩荡,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如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幅幅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北运河香河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香河县以北运河旅游为契机,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为宗旨,全力打造运河文化旅游观光带。

河道蜿蜒,碧水依依,白鹭翩飞。随着运河生态景观养护提升工程的开展,经过水质治理,北运河香河段入境王家摆、出境土门楼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水质完全达标。3000多亩的生态景观带构建出一条丰水厚绿、鸥鹭翔集的生态廊道,吸引野生鸟类19种,其中白鹭4000余只、苍鹭1000余只、天鹅300余只。

如今,香河县以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为依托,拓展与环球影城、台湖演艺小镇等北京市旅游景点合作,构建香河全时、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

文旅协同添活力

一城古韵展新颜

天蓝水碧,风光旖旎。走进国安第一城,碧波船影,荷香四溢,赏亭台楼榭、九曲回廊。

城楼、园林、大水法……每个建筑群,都可以领略到几百年前老北京的神韵。

国安第一城仿明清时期北京都城的风貌,采用“缩地不缩景”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复原了老北京“内九外七”的城垣格局,为游人提供“穿越”回到古都北京的独特体验。

6月30日,全新国安第一城修缮完工,正式开园,景区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工程,景区内的多个项目焕然一新,新增业态也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新建的东坡农庄是占地160亩的农业综合体项目,集种植观光、采摘、研学、餐饮、露营、休闲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绝佳去处。”国安第一城景区中心总经理李岩说,新建的内城花海将原有近600亩的球场改造成了一个三季有花、四时有景、芳草缤纷的“古城花海”,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银发经济”奏乐章

“医养结合”协同强

“我和老伴儿在这住了6年,连感冒都没得过,心里也没有憋屈过,每天非常充实,特别好。”近日,在香河县大爱书院,93岁的北京老人刘平说。

绢花、纸鹤、花篮……在大爱书院手工教室内,陈列着大家制作的各种生动的小作品。“每周上两次手工课,练手练脑。”71岁的武阿姨家住北京市西城区,在大爱书院生活的4年里,收获了许多好“闺蜜”,大家住得近,每天相约一起吃饭、上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随着京津冀三地养老协同深入实施,相关产业布局扎实推进,北京老人入冀养老也更加便捷。

发展养老产业,既解决了养老问题,同时又带动了康养产业发展。香河县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京畿福地、康养廊坊”养老产业品牌。

“在大爱书院,老年人不仅可以自选课程,还可以享受到四个层级医疗保障。我们这现有600多名老人,90%以上都是北京的。许多老人来这里之前,爱好就是看手机、打牌、遛弯,与传统养老模式不同,我们更加注重培养老人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爱书院书院部经理李昱杉说。

近年来,香河县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京津养老服务功能疏解,加快布局医养康养产业,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打造“医养结合”协同养老新模式,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养老服务。

2024-07-3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4078.html 1 香河对接京津探索文旅康养产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