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矿公司以高技能人才为主体,创新推行“专家号”诊疗服务模式,加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本报讯(通讯员张纳军 张婧)“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这故障还是没排除,咱们还是挂个‘专家号’吧。”7月18日两点班,开滦集团吕家坨矿业公司(以下简称吕矿公司)机电科员工在对新副井提升机进行检修时,发现其控制系统存在故障,但在处理中却犯了难。于是他们立即向“专家”高级技师曹文海求助。曹文海到达现场后,经排查后“手到病除”。
“公司高技能人才占比很高,但如何将现有优质资源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吕矿公司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凤福介绍,“我们要在用好人才方面搭平台、谋举措,让高技能人才在提高难题破解效率、推动创新创造等方面发挥光热。”
为此,吕矿公司从自身保障矿井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职能角度出发,以高技能人才为主体,创新推行“专家号”诊疗服务模式,加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井下高压电电压变化情况不易察觉,容易导致操作误判的安全风险,井上供电高级技师李树根主动“接诊”,通过施展“望闻问切”之术,成功找到“祛除病根”的方法。他采取在高压开关柜馈出柜上加装电压互感器的方式,利用技术手段监测高压设备运行,实现当设备电压突然变低或出现失压情况时,自动启动报警装置,以提示现场值守人员及时查看设备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处置措施,避免事故影响扩大化。
随着生产任务的增加,吕矿公司新、老主井原煤提升系统提数提效迫在眉睫。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他们组建由首席技师张春良以及高级技师李相良、申勇等高技能人才在内的课题攻关小组,集结团队力量,精准诊疗系统“卡脖子”问题。
攻关小组采取实地观测采集提升机运行数据与召开小组技术分析会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制定主井提升机运行控制优化方案。他们以提高提升机实际运行速度对给定速度的跟踪性为突破点,通过优化闭环控制参数,促使提升机速度跟踪精度更高,并适当提高提升机匀速段速度值,有效缩短原煤每勾运行时间,使新、老主井提升机每小时最大提升勾数均增加2勾。
在攻克了“提数”关卡的基础上,吕矿公司继续在提高满载率上发力,动态校准定重斗装煤量,并对新、老主井提升机交锋电流进行调整,确保定重斗达到额定装煤量。同时,他们要求负800装载信号工依据煤质变化灵活调整称重表的上限值,以保证满载提升效果。
“‘专家’诊疗不仅能为生产服务,还能为管理服务。” 张凤福说。近期,针对巡值岗位监督不到位的难题,吕矿公司组织高技能人才“会诊”,针对提升机司机巡值岗位,利用PLC内部定时器声光报警的方式,定时提醒司机手动操作一次主令控制器和制动闸把,保证设备运行监护效果;针对井下中央配电室等巡值部位,采取外接定时器的方式,定时语音播报“巡查时间到”口令,提示巡值人员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