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强化风险意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思想,聚焦重点问题,紧盯薄弱环节,制定周密措施,全力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
压实防汛责任,健全防汛体制机制。制定《雄安新区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明确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印发《雄安新区防汛应急能力建设方案》,对洪涝灾害灾前、灾临、灾中、灾后的全过程、各环节工作制度机制进行完善。完善防汛救灾责任体系,完善防汛四级包保责任人、核实各类防汛责任人,进一步明晰各级各部门防汛职责,做好“防”与“救”的有机衔接,确保工作协作顺畅,形成合力。
树牢底线思维,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全面部署隐患排查工作。由三县、各片区主要领导负总责,对全面开展排查、强化问题整改和层层压实责任进行安排部署。明确重点,全方位开展排查。组织各级各部门对新区河道、堤防、险工险段、闸、涵、泵站等水利工程、地下管廊、地下车库、排水渠(管)道、城市低洼易涝区、重要基础设施、在建片区各项目等防涝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1577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度汛措施。开展督导检查。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组织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应急局等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安全度汛。
加强指导帮扶,推进避难场所建设。统筹谋划部署。按照省减灾委要求,新区成立了基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印发《雄安新区2024年基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了县乡村三级建设标准的宣贯,选取了基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制作了建设明白纸。完成建设任务。建设完成乡镇应急避难场所35处、行政村应急避难场所520处,实现了三县全域乡镇短期应急避难场所全覆盖,行政村紧急避难场所全覆盖。(田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