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政

雄安这场“场景汇”果真妙不可言

观众到大赛展览区参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硕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世豪

6月26日,“雄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大赛”决赛落幕,这是2024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最后一场决赛。

自2023年12月大赛启动以来,这场与未来有关的“场景汇”举办了首批10项前沿技术大赛,半年时间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科技企业、科研团队,共有599家团队的663项作品进入决赛。

“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近百项未来场景的应用成果为这场大赛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许多场景与百姓生活越来越紧密

地下空间浓烟密布、视线模糊,有毒气体无法立即测定,救援工作不能耽搁片刻,这该如何操作?

面对因烟雾、火焰等造成搜救困难,“雄安地下空间安全应急技术应用大赛”决赛上,各家科研创新团队同台竞技,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浙江杭州正玟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智能消防AR头盔,内部安装有高清晰红外热成像、辅助可视光成像系统,同时还能检测有毒易燃爆气体、消防人员生命体征,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5G+自组网无线系统”传至后台指挥系统。

石家庄铁道大学带来了“地下空间初期火灾智能检测技术及应急处置系统”,这项技术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烟雾和气体等多模态数据,能够对火灾源进行精准识别、定位和处置,已经开始在一些地下场景应用。

场景汇系列大赛中许多应用场景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引起更多关注。

汇聚全国近零碳建筑技术领域创新资源,助力打造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北斗从“天边”来到“身边”,一批终端设备就布设在开放式环境中,现场展示“北斗+”应用比赛场景……

路面、广场等城市空地能否用于光伏发电?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带来了“路面光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作品,这项技术突破抗压、耐高低温、耐潮湿等难题,市场潜力巨大。

寻找企业间面向未来的合作

近零碳建筑技术应用大赛决赛现场,航天规划设计集团带来的“航天能盾”气凝胶复合保温板受到关注。这一项目负责人杨圣奇介绍,该产品防火性能达A1级,导热系数低至0.020W/(m·K),是传统材料厚度的40%~60%,建筑使用面积可增加3%~5% 。

南极科考站墙板、门窗等使用的材料;冬奥会冰球训练馆使用的被动门材质……一项项“贵族”技术从金字塔尖端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让节能、低碳的前沿技术、解决方案与日常密切相连。

作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植物工厂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河北水润佳禾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智能管控系统”,通过精细化控制水肥,与传统种植相比,能够做到节水60%以上,节肥40%以上,还能节约70%以上的人工成本。

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技术是互联网升级演进的趋势,雄安新区率先提出了打造全域纯IPv6城市的建设目标。

经过初审和预赛,最终评定63项参赛作品进入雄安国际下一代网络技术(IPv6)应用大赛决赛,涵盖了国内外IPv6领域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瞄向未来的,除了有“未来技术”,还有企业间面向未来的合作。

一些参赛方表示,大赛期间在展区参观,进一步了解其他企业的产品优势,寻找双方合作的结合点。

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应用

决赛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让参赛成果落地。

办赛之初,主办方就提出设立专题展厅,对大赛成果进行常态化展示,让疏解单位、建设单位不出雄安就能接触和了解到各方面的最新成果,实现这些成果在雄安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应用。

决赛中,各有关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推动成果落地。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出,对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优先推荐列入雄安未来场景近零碳建筑引导和鼓励类技术产品目录,加速在雄安新区以及全省场景化落地、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

——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对有小试或中试需求的争取落地昝岗中试基地,对有制造代加工和大规模生产需求的,可推荐落地省内4个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争取赛后实现一大批优秀项目单位入驻雄安安全应急装备大厦,尽快形成集聚态势。

——省发展改革委在大赛期间同步组织产业对接、资本对接和场景打造活动,后续还将对优选出来的作品做好跟踪服务,促进这些产品和创意在雄安乃至全省落地,推动雄安绿色城市建设和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雄安有人才优势,也有优质营商环境。这次参赛期间,我们在与主办方初步接洽后,就有把企业研发机构转移到雄安新区的想法,后续还将进一步了解,利用好这里各种条件,让企业有更好发展。”一位参赛的企业负责人说。

2024-07-0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51560.html 1 雄安这场“场景汇”果真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