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园区导刊

思想破冰 实干破局 机制破题

河北涉县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金融顾问走进开发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本报讯(通讯员陈正芳)河北涉县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坚持思想破冰、实干破局、机制破题,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一体化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聚焦市场主体

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政策落地。开发区全面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系统梳理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园区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在市、县优化营商环境25条、15条措施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开发区实际,出台了包括“领跑者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扩增、种子资金助企、创新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强企”等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政策包”。

优化服务机制。优化外联争跑、企业包联、对接协调“三项”机制。近年来,先后争跑了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省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省级绿色园区、省级无废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园区,为产业升级、企业聚集提供了更优的环境。同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每周组织部门对接协调、“周末专家行”活动,积极组织开展“金融部门进园区、看企业”“万名学子进邯郸”等活动,解决了企业项目的用地、技术、资金、用人等问题。

加快末端落实。开发区将园区划分为9个区片,实施“领导分片、局室包联、网格员入企”服务机制,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完善“听哨—传哨—熄哨—评哨”工作流程,对30个重点推进项目、135家重点企业实施“项目库”梯次推进、“台账式”清单管理、“闭环式”全程服务等三项机制改革,强化项目招、孵、建、管全过程管理,着力解决项目困难问题,共为企业解决问题126项,解决效率提高了62%,企业满意度达98%。

聚焦平台建设

全程服务发展

打造招商之窗。开发区打造了占地960平方米的涉县经开区展示中心,通过视频、实物、图片等方式,全面展示了涉县的营商优势,展示了全区“经济强·产业兴·企业活”的蓬勃生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打造智慧之眼。开发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突破口,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投资521万元建设完善了集政策推送、市场预测、经济分析、企业画像、应急指挥、安全监管、环境监管、能耗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中心,帮助园区135家重点企业研判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能力。建立了“数字平台+企业服务110”服务企业绿色通道。

打造企业之家。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开发区权责清单管理,在企业服务中心设立党群服务、项目备案、企业设立、孵化服务、全代办服务等八个窗口,并在大厅内设置了查询一体机、营业执照办理2台自助办理终端机,为项目引进、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简化了企业办事流程。企业服务中心定期分类组织开展政企同心谈活动,末端落实解决了企业项目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一线帮办、入企协办、全程代办多种方式,为企业办理党群服务、创业孵化、投资备案、企业设立变更、项目选址意见等相关服务。

聚焦创新引领

促进提质增效

数字赋能。开发区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战略机遇,切实做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这篇大文章,推动邯钢龙山钢铁、新天铁、津东热媒等一批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邯钢能嘉钢铁有限公司、天津铁厂有限公司分别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津东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入选省工信厅2023年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支持。

创新合作。强化与工业固废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河北绿色建材协会、河北节能协会等战略合作,积极构建“中心+基地” “政府+高校+协会+企业”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大中小融通,培育、引进工业固废生产装饰外墙板、胶凝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壮大先进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科技突破。实施“科技创新主体扩增、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创新平台提升、知识产权强企”计划,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研发创新之路,2023年,一三高研、煜剑节能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工业企业新增知识产权37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8.2%,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帮助创新型企业建设河北光热媒新材料、热轧板卷等5家省级技术创新平台、10家市级技术创新平台。

2024-05-31 思想破冰 实干破局 机制破题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9651.html 1 河北涉县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