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平文)近日,在平泉市平北镇化营子村设施桃棚内,一个个鲜桃挂满枝头,白里透红。游客采摘鲜桃,脸上露出喜悦之情。
“今年,桃长势好、果实多,质量好,而且口感清甜。现在两座棚的毛桃、油桃陆续成熟,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来此采摘,体验田园生活。目前,已销售500多斤,收入达6000多元。”化营子村农民胡胜利说。2013年,在平北镇政府政策支持下,胡胜利到外地参观学习大棚桃管理技术,投资建设了温室大棚栽植桃树。现已发展温室反季桃棚2座,占地3亩。为掌握更多温室大棚桃实用管理技术,胡胜利潜心研究,拜师引技,不断提升果树管理技能和果品质量。
近年来,平泉市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政策推动、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大力发展时差林果基地建设和农业特色种植产业,实施“专家+基地+农户”技术推广体系,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