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晓天
近日,一场聚集了4名院士,50多位专家的种业盛会——2024中国种子大会马兰小麦分会在辛集市开幕。
这场盛会为什么选在辛集?作为国家制种大县、“河北节水小麦之乡”,辛集市有近50年的小麦育种历史;凭着制种条件好、基础雄厚,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辛集市马兰农场老专家、工作站站长郭进考带领团队,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在这培育出了“冀麦38”“马兰1号”等一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从亩产400多公斤到800多公斤,不断刷新着河北小麦的高产纪录。
这次盛会,有来自全国的76家小麦相关企业参加,150个小麦品种同台竞技,不少种粮大户组团来选种。沧州肃宁种粮大户郭国卿说:“我们来自沧州肃宁,一行53人,来到观摩会,看到有很多品种,选择了矮秆大穗品种,增加产量。”
小麦新品种层出不穷,郭进考又提出了“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农人融合发力,也就是种植过程中,现代技术、新型农机具、高素质农民加持,努力“让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粮食”。
郭进考说:“哪些小麦适合做馒头,哪些适合做面包,哪些适合做饺子,我们这样提高品质,就会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很大作用。我们的目标是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
在辛集市,关于种子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