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政

河北构建“一区、一圈、三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

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过12万

2月28日,老人在廊坊市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活动室跳舞。目前,该中心有600余位老人入住,其中约90%的老人来自北京。(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康宁 记者袁立朋)5月15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着力构建“一区(环京24县养老核心区)、一圈(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三带(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初见成效。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过12万,其中北京9.6万人、天津2.6万人。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增军介绍,河北在吸引京津老年人来冀康养方面取得了三方面成效:

工作体系构建完成。省级层面,成立了28个省有关单位和相关市县组成的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延伸布局工作专班,市县层面也对应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省直部门包联各市、各市领导包联各县区的包联服务机制,建立由工作专班成员单位组成的问题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各地在发展康养产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养老服务更趋协同。三地进一步细化了京津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互认、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相关政策,实现“同质同标”。搭建起京津冀养老服务资源对接平台,组织养老机构和企业赴京津对接需求。推动组建了“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机构联盟,河北有68家养老服务机构纳入联盟。建立健全京津冀异地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河北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年人,可同等享受京津养老机构运营补贴。

医疗保障更加有力。河北积极对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三地实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同时,北京参保人员到河北就医实现北京医保目录直接结算。建立京津冀区域联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相继落户河北。协同建设40个京津冀医联体,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医养结合机构远程协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4家机构纳入国家平台,19家机构纳入北京平台。

今年,河北将从五个方面重点开展康养产业发展工作:

摸清基础现状。对接了解京津的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挖掘自身潜力,做大做强机构品牌,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抢抓夏季旅居机遇,吸引更多京津老年人来冀康养。

创新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实化,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保障措施,确保每一条政策都能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推进项目建设。指导市县加大宜居社区、医养康养、养老服务等康养项目谋划建设力度,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深入对接京津。组织相关部门和地市与京津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商机制,推动政策、标准的衔接统筹,深化资源、信息的共享互认。

加强宣传推介。搭建区域交流平台,组织养老机构、重点项目单位等赴京津宣传推介。鼓励各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通过开展特色体验、深入社区等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加大对河北康养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价格优势的宣传力度,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养老到河北”品牌。

2024-05-16 河北构建“一区、一圈、三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48371.html 1 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过12万